打开APP

免疫逃逸严重的新冠病毒突变株也显二代;我们需要为此忧虑和惊恐吗?

  1. 病毒

来源:Hanson临床科研 2021-09-09 08:21

  南非权威的NCID在medRxiv上传了南非突变株Beta(B.1.351)的新谱系C.1.2的预印版文章,世界卫生组织WHO首席流行病学专家Maria Van Kerkhove在Twitter介绍了C.1.2,并推荐了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实际上回答了很多人在私信询问的C.1.2的流行情况问题。C.1.2目前是一个潜在的值得关注突变株(

 

 

南非权威的NCID在medRxiv上传了南非突变株Beta(B.1.351)的新谱系C.1.2的预印版文章,世界卫生组织WHO首席流行病学专家Maria Van Kerkhove在Twitter介绍了C.1.2,并推荐了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实际上回答了很多人在私信询问的C.1.2的流行情况问题。

C.1.2目前是一个潜在的值得关注突变株(Variant of Interest,VOI),它被发现于2021年5月,自此以后该突变株被发现于4个大洲的7个国家。从病毒学角度,C.1.2最值得关注的是其S蛋白(Spike)的氨基酸突变:它含有对疫苗诱导的抗体具有逃逸效应的B.1.351突变N484K和N501Y,除此以外还有其他VOC突变株的R190S,D215G,H655Y,T859N,Y144del和L242-A243del等突变;但它同时还含有C136F,Y449H和N679K这些发生在RBD和Furin切割位点的特殊关键突变,这些突变会使病毒发生逃逸,而Furin位点突变还可能会让病毒复制能力增强。

但是,从目前公布的流行病学数据来看,C.1.2自出现以来,并没有在流行的病毒序列出现增强趋势,Delta依然是主要是流行突变株。所以现在没有必要忧虑和惊恐。

病毒在人群中流行需要建立适应性(Fitness),对于病毒而言,这其实是一个平衡:病毒需要通过突变逃逸人体的免疫反应,尤其是抗体反应,所以可见很多流行的包膜病毒的突变都是针对抗体识别的病毒膜蛋白突变。但另一方面,病毒大多数突变对于病毒是有害(降低复制速度)甚至是致死的,尤其是关键酶的突变和部分膜蛋白突变。

因此,病毒必须在增加对宿主逃逸,和减少有害突变之间找到平衡,也就是所谓“建立适应性”。因为适应性的存在,这决定了最可能逃逸抗体的病毒(Beta,有RBD的E484K突变),并不是复制最强/传播最快的病毒(Delta和Alpha)。反之亦然。

正如下图所示,首先发现于南非的Beta突变株有最强的免疫逃逸,但其传染性相对弱,远远低于Delta突变株、而无法成为主流毒株;Delta突变株则具有空前的基础传染值,但到目前为止科学家未见其有非常明显的免疫逃逸增强。

但不能忽略的是,只要新冠病毒还在蔓延,就有机会大量复制及产生新的突变。而广泛的疫苗接种和严格的公卫管理,是降低这一风险的最佳手段。(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