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互联网医疗接入医保 线上购药可报销

  1. 互联网医疗

来源:新浪医药新闻 2020-03-05 13:07

  2019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已达267亿元,医药咨询机构沙利文分析预测,2026年有望增长至1978亿元。3月2日,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健委下发《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重点涉及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鼓励定点医药机构提供“不见面”购药

 

 

2019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已达267亿元,医药咨询机构沙利文分析预测,2026年有望增长至1978亿元。

3月2日,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健委下发《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重点涉及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鼓励定点医药机构提供“不见面”购药服务;完善经办服务等6条指导意见。

该意见印发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疫情防控统一部署,积极打通互联网医疗的医保支付通道,有利于减少群众就医购药时的交叉感染风险,享受在线医保结算的便捷服务。分析人士指出,此次6条指导意见的出台,有望推动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在全国范围内的“遍地开花”。

大突破!互联网医疗接入医保

早在去年9月份,国家医保局明确对部分互联网医疗服务实施收费,以及纳入医保支付,不过各地方进展不一,整体速度较慢。据统计,仅山西、山东、吉林、四川、广东等地区出台了相应的价格政策。

而受疫情影响,浙江、江苏、上海等相继于2月12日、19日、23日发布政策,将常见病和慢性病复诊患者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2月29日,国家医保局调研武汉,对武汉利用互联网方式为慢性病患者就医购药提供便利给予充分肯定。

在这之前,行业人士普遍认为,互联网医疗领域最值得期待、最重要的政策突破就是将其费用纳入医保。长久以来,只有少数省市将互联网+医疗健康纳入医保,且以问诊费为主,药费都未纳入。此次意见有望解决线上诊疗支付端问题,形成闭环,互联网医疗行业将迎来加速发展。

公立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成“热潮”

此次指导意见中提到,可以将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医院是“经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批准设置互联网医院或批准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的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

随着互联网+医疗政策频频利好,近期一大批互联网医院陆续开始上线。如近日上海首家公立医院获批互联网医院牌照。另据澎湃新闻报道,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均已着手申请互联网医院牌照。

值得关注的是,过去互联网医疗的活跃参与者多是互联网企业,采取的模式也多是线上问诊等服务,用户覆盖面广但是深度有限。

这次疫情导致线下门诊受限,更多的医院也开始逐步参与到互联网+服务中。未来一旦用户习惯养成,医院传统的服务开始延伸到线上,提供咨询、慢病复诊、慢病续方等,医院凭借权威、安全的形象,预计以公立医院为主的互联网医院会成为互联网医疗产业的核心。

线上购药纳入医保:加速处方外流,利好医药O2O

此次意见还鼓励定点医药机构提供“不见面”购药服务,重点提到落实“长处方”的医保报销政策。积极推进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落地。

慢病用药领域此前被业内认为是互联网医疗实现飞跃发展的突破口,可以看到,政策将线上处方购药纳入医保报销,参保人线上复诊后可在实体医疗机构或定点药店配药,药品通过快递配送给参保人或参保人去附近定点药店自取,定点零售药店配药将实现与医保直接结算...

这些举措不仅打通了之前购药中的闭环,还加速了医院处方外流,对医药O2O及处方共享平台模式的发展是重大利好。

如何细化线上医疗服务、购药纳入医保等同样备受人们关注。值得一提的是,3月2日,微医互联网总医院火速上线国家医保电子凭证,参保人员信息将无需人工校验。武汉每个参保人拥有自己的“电子身份”后,不出门、不拿卡即可享受线上复诊购药、医保结算的便捷服务。

在相关解读文件中,国家医保局表示,将会同国家卫健委密切关注指导、及时总结各地的做法,将更多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支持定点医药机构提供“不见面”就医购药服务。在非常时期,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作用会被进一步放大,各地经验无疑会加速这个产业向纵深发展。(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