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产研医加速接轨国际水平,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中国智慧

来源:网络 2024-06-20 14:54

2024年6月16日,由新华网主办、百济神州支持的“创新药国际化发展圆桌对话——2024全国消化道肿瘤交流会专场”成功举行。本次圆桌对话邀请北京大学肿瘤

2024年6月16日,由新华网主办、百济神州支持的“创新药国际化发展圆桌对话——2024全国消化道肿瘤交流会专场”成功举行。本次圆桌对话邀请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徐建明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云鹏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曹国春教授,以及作为企业代表的百济神州大中华区首席商务官殷敏女士,就创新药国际化发展相关政策支持、研发布局、临床研究、产业投入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配图:创新药国际化发展圆桌对话

得益于政策扶持引导,专业力量携手向前,目前创新药的前沿领域已为消化道肿瘤治疗带来重塑格局的新希望。放眼全球,创新药物的研发与国际化布局不仅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而且将带给临床治疗更多精准“利器”,惠及患者预后提升。

中国创新药发展历经了十余载,在近两年快速跃升,越来越多的中国原研在海外获批上市,其中不乏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的疗法。而近年来的国际学术会议与专业顶刊都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声音”发出,特别是近期在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中国的研究人员再次大放异彩,其中在消化道肿瘤领域,由沈琳教授、徐瑞华教授领导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团队发表了多项中国原研创新药相关的研究成果,在国际舞台获得更多关注与认可。

沈琳教授认为当前中国创新药发展拥有了“天时地利人和”,从政策、研究积累和学术交流等形成了有利“天时”;中国患者的临床治疗需求以及各方为改善目前肿瘤的治疗难题的合力构成了“地利”,而行业内外共同的目标与密切协作形成了“人和”,政产学研的有机融合,将共同助力中国原研创新药再上新高度。

徐瑞华教授指出,面对疾病所带来的生命威胁,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期待临床研究者能够为中国乃至全球患者带来更多中国智慧、中国创新,以更有效、安全的药物满足临床需求。

殷敏女士表示:"国家的政策扶持对于创新药的蓬勃发展至关重要。今年,在国家全链条支持创新药的指导下,各地不断出台细化指导,一系列措施令创新药企信心倍增,不仅体现真正让产品惠民,而且让企业回血,有底气去进行研发的长期投入,做到研发的长期主义。”

徐建明教授从创新药研发历程出发,强调临床研究坚持患者的安全和权益至上,通过科学的临床研究设计来验证药物疗效与安全性。而近期一系列国际水准临床研究登上国际舞台中央,例证通过各方专业力量的合作,我国从抗癌新药的自主研发水平、临床研究水平、肿瘤治疗水平加速与全球接轨,将中国及全球患者带去更多希望。

刘云鹏教授强调中国正处在药物创新领域的新起点,意味着中国能与国际同行共同推动创新药发展。中国未来在创新药研发领域达到的世界先进水平,要求在各地及临床研究所涉及的相关部门各个团队整体共同付出努力,并且包括临床试验机构、科研管理和伦理委员会的高效配合也至关重要。曹国春教授以PD-1药物为例,分享了中国原研创新药为患者带来的显著福利,如价格降低和广泛应用。见证中国制药企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飞跃,并期待在Leading PI的带领下,参与更多的临床研究,为患者获益做出更多贡献。

圆桌对话后,与会多家主流媒体就创新药发展问题与嘉宾进行了交流,就民众关注的胃癌食管癌的科普相关话题,与国内消化道肿瘤专家进一步探讨创新药在提升患者预后、满足全球患者需求方面的潜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