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杨向东团队揭示错配修复基因导致亨廷顿病的神经元崩溃之谜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2-14 11:04

该研究系统性阐明了错配修复(MMR)基因在亨廷顿病病理中的核心作用,首次揭示了 MMR 基因通过调控体细胞 CAG 扩增速率,直接导致神经元的脆弱性。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杨向东教授团队(王楠、张莎莎等人为第一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Cell 上发表了题为:Distinct mismatch-repair complex genes set neuronal CAG-repeat expansion rate to drive selective pathogenesis in HD mice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揭示了错配修复基因 Msh3 和 Pms1 在亨廷顿病小鼠模型强烈驱动了纹状体和皮层神经元中 CAG 重复的快速扩增,进而导致选择性病理,而敲除这两种基因能够显著缓解 CAG 扩增速率,改善亨廷顿病小鼠的病理和运动缺陷。

图片

亨廷顿病小鼠遗传模型,包括携带扩展且不间断 CAG 重复序列的鼠源性亨廷顿蛋白基因(Htt)敲入小鼠和携带人类突变亨廷顿蛋白基因(mHTT)细菌人工染色体的转基因小鼠,均表现出一组以纹状体选择性为特征的表型,包括体细胞突变 CAG 重复序列的扩展、转录组失调、mHTT 蛋白核内包涵体以及神经纤维网聚集物。

但目前尚不清楚在亨廷顿病模型或患者中,突变型亨廷顿蛋白基因(mHTT)的 CAG 重复扩增是如何导致选择性神经元发病的。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已确定了 10 个显著影响亨廷顿症发病或进展的基因位点,其中 6 个基因位点包含 4 个错配修复(MMR)基因(MSH3、MLH1、PMS1 和 PMS2)以及另外 2 个 DNA 修复基因(FAN1 和 LIG1)。

然而,在亨廷顿病模型中,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错配修复基因调节发病机制的基础、疾病抑制的程度以及靶向这些基因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仍不清楚。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评估 9 个亨廷顿病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错配修复(GWAS/MMR)基因的敲除(KO)等位基因,来探究它们对亨廷顿病小鼠模型(Q140 KI)的分子、病理和行为表型的改变情况,该模型在内源性小鼠亨廷顿蛋白基因(Htt)中具有 140 个 CAG 重复。

在此,研究团队对携带 140 次 CAG 重复序列(Q140)的突变型亨廷顿蛋白基因(mHtt)小鼠模型进行了研究,以评估 9 个亨廷顿病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错配修复(MMR)基因对亨廷顿病小鼠模型的分子、病理和行为表型的改变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Msh3Pms1 是亨廷顿病易感神经元中 CAG 扩增的关键驱动基因,这两个错配修复基因的敲除,会强烈挽救纹状体中型棘突神经元(MSN)早期发病和皮层神经元晚期发病的表型:体细胞 CAG 重复扩增、转录组失调和突变型亨廷顿蛋白(mHtt)聚集。而错配修复基因 Msh2Mlh1 的敲除则会中等程度挽救这些表型。

Msh3 缺失可改善 Q140 神经元的开放染色质失调。从机制上讲,中型棘突神经元(MSN)中 mHtt 基因 的 CAG 重复序列的快速线性扩增速率(每月 8.8 个重复)因错配修复的突变而大幅降低或停止。Msh3 或 Pms1 缺失通过将体细胞 MSN 的 CAG 长度保持在 150 个重复以下来防止 mHtt 的聚集。重要的是,Msh3 缺失可纠正亨廷顿病小鼠模型的突触、星形胶质细胞和运动缺陷。

图片

总的来说,该研究系统性阐明了错配修复(MMR)基因在亨廷顿病病理中的核心作用,首次揭示了 MMR 基因通过调控体细胞 CAG 扩增速率,直接导致神经元的脆弱性,发现了 Msh3 和 Pms1 是亨廷顿病的潜在治疗靶点,抑制其功能可延缓亨廷顿病疾病进展。还发现了 CAG 长度阈值(150 次重复)可作为评估治疗效果的生物标志物。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