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病治疗新选择“超细颗粒三联制剂”,不再让小气道成为治疗的“沉默区”
来源:生物谷 2023-05-18 19:29
据悉,泰尔畅®倍氯福格吸入气雾剂于2022年4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并被纳入当年国家医保目录,是为数不多的当年获批即进入医保目录的创新药之一 。
慢阻肺病是人类“第三大死亡杀手”,是一种异质性肺疾病,以慢性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为特征,常为进展性的气流阻塞。据数据显示,在中国,2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病患者总数有近1亿人,与高血压、糖尿病并列成为严重危害居民公共卫生健康的慢性病。
我国慢阻肺病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13.7%, 然而我国慢阻肺病的公众知晓率不足10%。相比于高致死率,我国慢阻肺病的诊断率却仅达5.9%,也就是说我国绝大多数慢阻肺病控制不佳,处于部分控制或未得到控制的状态。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劲平教授呼吁,慢阻肺病需要高度重视早筛早诊早治的综合长期管理。
慢阻肺病:小气道病变
随着人们对慢阻肺病认知的加深,对其控制不佳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慢阻肺病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脏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性反应增强有关。由于肺结构的改变,慢阻肺病气流受限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的,90%以上的慢阻肺病患者存在小气道病变,而这些病变包括小气道(内径<2毫米)纤维化,以及以肺泡增大和肺泡壁破坏为特征的肺气肿。
小气道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沉默区。临床上通常将内径小于2mm的小细支气管称为小气道。另外,小气道有很多分支、横截面积较大、气流相对缓慢,且小气道在病变的早期也容易出现小气道功能受损,引起气道的阻塞。
小气道病变是轻-中度慢阻肺病的早期病理特征。发表在Lancet Respir Med杂志的通过系统抽样获取了有代表性的262例肺组织样本,其中肺功能正常的有75例,GOLD1级的有21例,GOLD2级的有62例,GOLD4级以上是44例,所有标本中,GOLD1级和GOLD2级患者约有50%的小气道破坏。随着慢阻肺病GOLD分级越来越严重,终末细支气管的数量在大幅度下降。此外,有研究显示,在很多慢阻肺病的早期阶段,即便患者还没有形成肺泡的破坏,肺泡的融合没有形成肺气肿的时候,也已经出现了小气道破坏。
正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旻教授所说,“小气道的构造特别像树上特别小的嫩叶,当气道非常狭窄的时候,如果颗粒直径大于气道,是进不到叶子的。对患有慢阻肺病的患者来说,有点像“塞车”,气道会变得狭窄,“车”就没法开了。因为呼吸不畅快,所以患有慢阻肺病的患者非常常见的情况就是日常的行动会非常困难,比如爬楼等,没法做日常很简单的一些活动。”
当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劲平教授强调,“尽管慢阻肺病患者绝大多数都有小气道病变,但小气道功能障碍并不等于慢阻肺病,因为还有其它疾病,比如哮喘等。小气道功能障碍与年龄、性别、城市化、教育水平,吸烟、被动吸烟、生物燃料使用、暴露于高浓度PM2.5,儿童时期慢性咳嗽史、肺炎史或支气管炎史、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体重指数增加显著相关。因此,在对小气道进行检查时,应通过多个指标进行复合检查,以对慢阻肺病进行确诊。”
控制小气道病变:超细颗粒三联制剂显著降低风险
慢阻肺病控制不佳和临床结局较差密切相关,却是临床治疗上最容易被忽视的因素,因为小气道病变的检测手段有限,而且缺乏“金标准”。针对小气道病变给予相应的治疗,有的放矢。超细颗粒可以有效控制气道炎症,显著改善慢阻肺病,这一点也得到临床证据的支持。
以泰尔畅®倍氯福格吸入气雾剂为例,主要适用于慢阻肺病患者的维持治疗。该药物采用MODULITE®超细缓雾专利技术pMDI压力定量吸入装置,释放MMAD<2微米的超细颗粒,减少药物口咽部沉积,主动喷雾,对患者的吸气流速要求低;MODULITE®超细缓雾专利技术可使气雾缓慢释放,降低气雾速度,持续时间长,改善手口协调问题;添加共溶剂,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使用前无需摇晃,每一揿输出剂量稳定,易吸易用,直达大小气道,实现大小气道共治。
针对慢阻肺病治疗,从国际和国内的指南,针对中国的高患病率、高致死率,大部分高风险患者有指证的都推荐用固定的三联药物作为首选,维持治疗调整的选择。GOLD 2023对急性加重高风险患者推荐了ICS/LABA/LAMA的三联疗法,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有急性加重史的中重度慢阻肺病患者,ICS/LABA/LAMA三联治疗是较LABA/LAMA的更优选择。一项西班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使用超细颗粒ICS装置的患者在急性加重率和医疗资源支出方面低于使用非超细颗粒ICS装置的患者,超细颗粒三联治疗为医生和患者带来更大的获益。
倍氯福格吸入气雾剂含有三个成分: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作用在不同靶点、不同机制,能够更好地进行互补、相互整合,是目前在慢阻肺病治疗中对于重度病人、急性加重病人最主要的治疗推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劲平教授指出,“慢阻肺病的治疗,改善小气道功能是近年关注的热点之一。倍氯福格吸入气雾剂三大研究(TRIVERSYTI、TRILOGY、TRIBUTE)数据证实,在过去1年至少有1次急性加重的慢阻肺病患者中,倍氯福格吸入气雾剂对比其他方案(ICS/LABA和LABA/LAMA)在改善肺功能、降低急性加重率、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有显著优势。”
开出泰尔畅®倍氯福格吸入气雾剂在中国首张处方的山东省立医院的刘毅教授认为,“小气道病变与急性加重关系密切,互为因果。中国的慢阻肺病患者普遍存在对疾病认识不足,随着慢阻肺病患者年龄增加等各方面的原因,吸入药物应满足能达到大小气道、输送稳定、简单易用的特点。作为新一代拥有独特超细颗粒的闭合三联制剂,泰尔畅®倍氯福格吸入气雾剂的上市将为中国慢阻肺病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据悉,泰尔畅®倍氯福格吸入气雾剂于2022年4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并被纳入当年国家医保目录,是为数不多的当年获批即进入医保目录的创新药之一 。凯西集团是一家以研发为基石的意大利国际制药集团,在呼吸系统疾病、罕见疾病和专科治疗方面持续投入研发并推广创新的治疗方案。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