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多项临床前研究表明蛋白-铁蛋白纳米颗粒疫苗有望抵抗包括SARS-CoV-2在内的一系列冠状病毒

最近发表的一系列临床前研究表明美国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WRAIR)的研究人员开发的刺突蛋白-铁蛋白纳米颗粒(Spike Ferritin Nanoparticle, SpFN)COVID-19疫苗不仅能引起有效的免疫反应,而且还可能对令人担忧的SARS-CoV-2变体以及其他冠状病毒提供广泛的保护。

2022-01-10

奥密克戎在塑料表面可存活193.5小时

  来自日本京都府立医科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新冠病毒的变异毒株比大流行早期的原始毒株在塑料和皮肤表面存活的时间要长得多。在对塑料表面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室测试后,研究人员发现,新冠病毒原始毒株和阿尔法、贝塔、伽玛和德尔塔变异毒株的存活时间分别为56小时、191.3小时、156.6小时、59.3小时和114小时。然而,对于奥密克戎而言,它可

2022-01-27

Nat Commun:广泛中和抗HIV抗体将病毒颗粒固定在受感染细胞的表面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巴斯德研究所、疫苗研究所 (VRI) 和巴黎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将前沿显微镜技术应用于体外病毒培养,发现了抗HIV-1抗体的新功能。他们发现,某些已知能有效靶向HIV-1包膜 (Env) 蛋白的抗体可以阻止受感染的细胞释放病毒颗粒,从而阻止病毒传播。

2022-02-09

王志珍/王磊课题组揭示血小板表面Ero1a/PDI电子传递系统调控血小板聚集的分子机制

  血小板是数量第二多的血液成分,其主要生理功能是感受血管的损伤,在伤口处粘附并聚集,封堵伤口并阻止血液的流失。但是,血小板的过量和异常活化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血管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是人口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因此,阐明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r

2022-01-27

全球首张“奥密克戎”蛋白图像公布!突变的氨基酸残基数是德尔塔的2.4倍

  来自意大利罗马耶稣儿童医院的多模式医学实验室公布了全球首张关于新冠病毒变异毒株Omicron(奥密克戎)的图片。研究人员表示,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奥密克戎更危险,而是意味着病毒为了更加适应人类物种,产生了另一种突变。进一步的研究将告诉我们这种适应是中性的不那么危险的,还是更危险的。截至北京时间上午十点,比利时、英国、德国、意大利和捷克共和

2021-11-29

Science:首次遇到的新冠病毒刺蛋白影响对SARS-CoV-2变体的免疫反应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和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人体通过疫苗接种或感染遇到的首个SARS-CoV-2刺突蛋白会影响他们随后对当前和未来的SARS-CoV-2变体的免疫反应。也就是说,它赋予的不同特性对保护免疫系统免受SARS-CoV-2变体感染的能力产生了影响,并且还影响了这种保护的衰减速度。

2021-12-15

骆驼叶磷组分分配模式研究获进展

  植物叶磷组分的重新分配被认为是植物应对磷限制的高效磷利用策略。多年生的荒漠植物骆驼刺作为豆科植物可从土壤和地下水中吸收氮素营养,也可以生物固氮的方式获取氮。因此,骆驼刺需要吸收更多的磷素养分或采用高效利用体内磷素养分的方式来维持养分平衡。然而,当前对生长于不同磷有效性土壤上的骆驼刺叶磷组分分配模式和与土壤特性,尤其是土壤磷库的关系尚不

2021-11-08

Science子刊:靶向角质细胞表面上的三种蛋白,有助治疗银屑病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拉霍亚免疫学研究所的Michael Croft教授及其团队发现了一种称为TWEAK的关键蛋白如何损害银屑病患者的皮肤细胞。他们在小鼠和人类皮肤细胞中的发现表明,靶向TWEAK可能有助于控制这种疾病。

2021-11-20

PLoS Pathog:揭示HIV感染细胞表面上的糖分子在躲避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威斯塔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受到HIV病毒感染的细胞(即HIV感染细胞)表面的关键特征如何帮助这种病毒逃避免疫系统的检测。它还显示了这些特征如何能够被禁用。

2021-11-15

Science子刊:我国科学家揭示骨钙素介导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少胶质细胞髓鞘形成的分子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由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Li Xiang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揭示了OCN介导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少突胶质细胞髓鞘形成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10月22日的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

2021-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