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类和恒河猴肺部组织出现内皮破坏和血管血栓形成

2020年10月31日讯/生物谷BIOON/---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导致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疫苗是控制大流行迫切需要的必要对策。目前还没有针对SARS-CoV-2的人类疫苗,但大约有120种候选疫苗正在研发中。SARS-CoV-2与另外两种密切相关的高致病性病毒SARS-CoV和 MERS-CoV同属冠状

2020-10-31

诺华P-选择素抑制剂Adakveo获欧盟批准,预防血管阻塞危象(VOC)!

Adakveo是第一个被批准用于SCD患者预防血管阻塞性危象(VOC)的靶向疗法。

2020-10-31

阿斯利康降糖药Forxiga(达格列净)中国标签更新:显著降低心衰住院/心血管死亡风险!

Forxiga(达格列净)是一种SGLT2抑制剂,有多个治疗适应症,在中国已上市。

2020-10-30

拜耳首创药物finerenone 3期临床显著降低肾脏和心血管事件风险!

finerenone是第一个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降低肾脏+CV事件风险的非甾体类选择性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2020-10-30

两篇Nature论文揭示促进造血干细胞生长的突变会导致白血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2020年10月30日讯/生物谷BIOON/---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造血干细胞(HSC)---产生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成体干细胞---发生的某些基因突变最终会导致癌症或让人易患心血管疾病。如今,在两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布罗德研究所、麻省总医院、波士顿儿童医院和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的两个研究团队各自发现了一组遗传性基因变异,这些变异会增加造血干细胞在人的一生

2020-10-30

Angiogenesis:揭示BMP6蛋白调节机体新生血管形成的分子机制 有望帮助开发新型心血管疾病疗法

2020年10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Angiogenesi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东芬兰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为理解调节血管生成的特殊因子的未知效应提供了新的见解;文章中,研究者首次发现,骨形态发生蛋白6(BMP6,bone morphogenetic factor 6)或能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

2020-10-19

Ω-3和Ω-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和代谢对人群患心血管代谢疾病的影响和临床意义

2020年10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存在于不同脂质分子中的脂肪酸是人群日常膳食脂肪的主要成分,而膳食脂肪酸的物理特性、营养和健康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脂肪酸各组分的类型和比例,最主要的脂肪酸要么是饱和脂肪酸,要么就是含有碳碳双键的脂肪酸,比如含有一个双键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含有两个甚至更多双键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尽管富含饱和脂肪

2020-10-25

Nat Biomed Engine:科学家有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预测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020年10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新加坡全国眼科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预测个体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文章中,研究者描述了如何利用视网膜血管扫描作为深度学习系统的数据源,从而教会该系统如何识别人群患心血

2020-10-19

Hypertension:科学家有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筛选患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人群

2020年10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生活在机体消化道中的细菌会对机体心血管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效应;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Hypertensi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托雷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示,如今我们或许就不需要进行专门的检测,而是利用这些微生物就能帮助诊断心脏和血管疾病。研究者Bina Joe说道

2020-10-12

哪怕半小时,也有利于心血管代谢健康!

一天24小时中,成年人的时间主要消耗在4种行为上:睡觉、躺着(非睡眠)、坐着以及身体活动(低强度、中等强度或剧烈运动)。根据美国睡眠基金会建议,成年人最佳睡眠时间是7-9小时;老年人为7-8小时。而对于身体活动,相关指南的建议是每周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每周75-150分钟的剧烈运动。但实际上,不少成年人一天中大量时间消耗在了坐着、躺着甚至睡眠

20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