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Molecular Therapy:马春红团队发表关于肿瘤免疫环境的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基础医学院马春红教授团队在Molecular Therapy(中科院一区,IF=11.454)在线发表题为"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define the action pathway of Tim-3/Tim-3 ligands in tumor development"的

2021-12-03

北航常凌乾团队开发具有纳电穿孔功能的通道针阵列,用于实体肿瘤药物高效递送

 基于全身循环的给药模式是癌症化疗最常见的方式。在临床上,化疗药物作用剂量与全身毒性之间存在矛盾关系。局部给药策略可以提高药物在靶部位的积累,但缺乏促进药物同时实现高效肿瘤内递送和细胞内转运的能力,仅依靠被动扩散的药物递送常导致肿瘤细胞内化疗药物含量低,肿瘤杀伤效果欠佳。针对这一问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凌乾等人在 Advanced Function

2021-12-18

单细胞转录组研究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亚克隆特异性环境影响和药物反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乎所有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对治疗都会变得毫无反应。复发性/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伴随着骨髓瘤细胞的克隆性进化,并伴有异质性基因组畸变和骨髓微环境的深刻改变。然而,导致耐药性的分子机制仍然难以捉摸。

2021-12-09

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揭示脊髓室管膜瘤肿瘤环境和多种细胞的互作网络

 室管膜瘤是发生在儿童和成人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神经上皮恶性肿瘤,常见发生于幕上、颅后窝和脊髓位置。与脑部室管膜瘤多发生于儿童不同,脊髓室管膜瘤多见于成人。手术切除是目前脊髓室管膜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但不是所有病人均具备全切除手术条件。对于不接受辅助放化治疗的次切除患者,肿瘤复发率高达50%-70%。因此,发现新型治疗靶点和治疗策略对于临床室管膜

2021-12-02

Cell:揭示组织如何形成复杂的形状从而使让器官发挥功能的机制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机械过程,通过这种过程,细胞层蜕变为内耳的精致、环形的半规管(semicircular canal)。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Cell期刊上。

2022-01-05

Cell Stem Cell:新冠病毒可感染肾脏并导致组织疤痕形成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和荷兰拉德堡德健康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肾脏并导致组织疤痕形成。在受感染的肾脏中,疤痕组织的产生可能表明对肾脏预后的长期影响。

2022-01-07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王辉团队联合化学学院吴丁财团队研发出新型腹壁组织修复材料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王辉主任医师团队联合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吴丁财教授团队,受腹膜不对称结构的启发,成功开发了一类新型腹壁组织修复材料——“双面神”多孔水凝胶,成功整合抗变形、防粘连和促愈合的特性,有望成为临床无张力软组织修复的一种理想材料。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顶刊 Advanced Materials杂志(影响因子 30.849),中山大学附

2022-01-15

研究团队发现代谢应激环境下肝癌生存的新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等单位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Inhibition of AMPK activity by TRIM11 facilitates cell survival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under metabolic stress于Wiley旗下的期刊C

2021-12-22

单细胞转录组学揭示了Shp2在myc驱动的肝肿瘤细胞和环境中的相反作用

myc驱动的肝脏肿瘤发生机制尚不清楚。该研究表明,在肝细胞特异性Ptpn11/ Shp2缺失的小鼠中,Mycdriven肝癌(HCC)显著加重。

2021-11-30

JCO:利用特殊的球体或能减缓结肠癌的进展

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与化疗同时进行的靶向性放射性栓塞(radioembolization)治疗或能改善癌症转移到肝脏的结肠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

202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