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线粒体缺陷是导致太空旅行中许多健康问题的关键因素

2020年11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为了使空间探索取得成功,必须了解并设法解决在长时间离开地球的宇航员身上观察到的健康问题的根本原因。这些问题包括骨骼和肌肉质量损失、免疫功能障碍以及心脏和肝脏问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利用从许多不同资源收集的数据,一个多学科研究团队报告发现了导致这种损害的共同因素:线粒体功能障碍。这些研究人员使用系统方法来研究影

2020-11-27

北大教授席鹏:发明线粒体DNA跟踪法,攻克癌症的“照明灯”

线粒体被称为细胞中的“能量工厂”,细胞中绝大部分的能量供应都来自于它。昨日是建军节,如果生病被认为是一场战争,那么线粒体就是炊事班,专门给前线打仗的免疫战士—T细胞,负责救死扶伤的医生护士——腺体和上皮细胞,后备军—多功能干细胞,提供红烧肉,猪肉炖粉条,麻辣小龙虾,清蒸黄瓜鱼,让军队战斗力扛扛的。如果炊事班出问题,不煮红烧肉,改煮糠咽菜,那么军队吃不饱,轻则

2020-11-26

科学家首次发现人类细胞线粒体NAD+转运蛋白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被认为是线粒体能量转化的关键分子,与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关系。NAD+如何进入线粒体一直是未解之谜,科学家们曾在酵母和植物细胞中找到了相关的“转运蛋白”,而在哺乳动物细胞内却一直未发现此类蛋白。近日,宾夕法尼亚大学在《自然》发表最新研究成果,首次在人类细胞中鉴定出线粒体NAD+转运蛋白。文章题目为“SLC25A51

2020-10-29

中国科学家揭示肥胖性心肌病线粒体自噬调控新机制

 肥胖已成为全世界范围的流行病。肥胖的发病率不断增长,并且被认为是癌症等慢性病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大量研究表明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特别是冠心病、心衰和房颤。肥胖也与心肌肥厚、心室功能障碍和舒张顺应性降低的发生发展有关。目前针对肥胖性心肌病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寻找有针对性的防治靶点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线粒体自噬蛋白FUNDC

2020-10-16

Science:揭示哺乳动物线粒体复合物I的作用机制

2020年9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线粒体是我们细胞的能量工厂,它产生的能量支撑着生命。一种称为复合物I(complex I)的巨型分子质子泵至关重要:它启动了一连串的反应,构建出质子梯度来驱动ATP产生。尽管复合物I发挥着核心作用,但是它跨膜运输质子的机制至今仍不为人所知。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奥地利科学技术研究所的Leonid Sazano

2020-09-27

Science子刊& Nature两篇文章解读线粒体进行呼吸的分子机制!

2020年9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细胞中微小的线粒体在呼吸过程中会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转化为可用的能量,这一过程称之为细胞呼吸,其能为机体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尽管该过程非常重要,但截至到目前研究人员对其是如何发生的更细微的细节并不是非常清除,而一个长期存在的谜团就是一种称之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分子,其在细胞呼吸和代谢过程中扮演着非

2020-09-29

靶向线粒体生物能量!新一类降糖药imeglimin:独特机制赋予无限潜能,将2021年上市!

imeglimin是一种首创药物,具有独特双重作用机制,可改善胰岛素分泌紊乱和胰岛素敏感性。

2020-09-25

《自然》:解开数十年谜团,科学家首次发现人类细胞中的线粒体关键蛋白

 近日,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以“加速预览”形式上线的一篇研究论文,引起了很多关注。科学家们首次在人类细胞中鉴定出了线粒体NAD+转运蛋白。这一发现不仅解开了困扰科学界数十年的谜团,也为治疗与衰老相关的诸多疾病打开了新的大门。线粒体被称为细胞的“发电厂”,将营养物质转化为细胞的化学能。而在线粒体介导的能量生产和细胞功能中,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

2020-09-17

线粒体自噬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健康与医学技术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中心戴海明团队在线粒体自噬研究领域取得进展,揭示线粒体自噬受体Bcl-rambo与LC3/GABARAP家族蛋白的选择性结合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Selective binding of mitophagy receptor protein Bcl-rambo to LC3/ GAB

2020-08-29

揭示SLC25A51是哺乳动物线粒体NAD+转运蛋白,有望为一系列疾病开发新的疗法

2020年9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解决了几十年来关于一种为细胞线粒体提供能量的关键蛋白(即SLC25A)的谜团,这种关键蛋白可以被用来寻找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疾病的新方法。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LC25A51 is a

20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