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多模态眼功能成像新技术无创筛查重大慢病

 人类大脑获得外界信息80%以上是通过眼睛感知的,因此眼健康对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同时,人眼还是观察脑认知、人体代谢、人体微循环与心脑血管状态的天然窗口,多种重大慢病可能并发或继发眼病。临床研究还证实,眼底病变具有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神经退行性病变、糖尿病和肾病等多种慢病的标志性特征,可以作为疾病早期筛查和辅助诊断的判断标准。因此,研究

2022-01-04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靶向心肌线粒体的PET/荧光双模态小分子成像探针取得进展

   临床上常用X线、CT、磁共振、超声和放射性核素显像作为心血管病的诊断手段。其中,核素显像可从心肌代谢方面评估心血管症状,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但存在半衰期短、成本高等缺陷,导致核素显像应用受限,临床上迫切需求新型PET心脏功能显像剂的出现。在前期研究中,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分子影像中心发现吲哚乙烯喹啉盐F16类化合物是一

2021-12-31

Nat Commun:革命性的3D成像技术或能帮助绘制出乳腺癌扩散的分子机制

来自澳大利亚霍尔医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增强型的成像技术,其或能模拟乳腺癌侵袭并扩散到骨骼中,以及重塑自身以促进肿瘤生长的机制。

2021-12-22

ACS Photonics:提出一种绘制全细胞神经介观图谱的光学多层干涉断层成像方法

  大脑的神经回路是极其复杂的网络,包含数十亿个神经元细胞,这些细胞间又存在着数以百亿计的连接。如果只了解其中单个分子或单个神经细胞的工作机理而不了解多个神经元细胞之间连接之后的网络结构和集体行为方式,则无法理解大脑复杂且高等的功能行为,也无法解释很多脑部疾病的致病机理。目前成像技术众多,但仍然缺乏可在亚细胞神经元突起水平上描绘出单个脑组

2021-12-13

科研人员研发出磁共振脑影像一键式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平台

 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有关认知、情绪、发展和脑功能障碍的脑科学研究中。然而,传统的基于三维体空间的磁共振分析方法可能导致部分容积效应,即一个三维的脑区可能同时包含来自灰质、白质,甚至脑脊液的信号。研究发现人类脑功能是以大脑皮层表面的形式组织起来的,因此

2021-10-22

microRNA表达的活细胞成像与转录后反馈控制

microrna (mirna)是真核细胞中调控复杂基因表达网络的小型非编码rna。由于其独特的表达模式,mirna是特定细胞状态的潜在分子标记物。

2021-11-04

Cell Rep:科学家将单细胞分辨率下的全器官成像技术与免疫组化技术相结合来揭示前列腺癌的发生和转移机制

来自冷泉港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来研究小鼠机体中胰腺癌的生命史;文章中,研究人员结合了他们在全器官成像和前列腺癌方面研究的专业知识,追踪了胰腺癌细胞如何生长成为肿瘤病扩散到其它器官中;这种方法或能帮助研究人员首次在一种能准确模仿真实生活的疾病环境中来研究前列腺癌细胞的行为和特性。

2021-11-23

研究实现气溶胶颗粒多组分生物组织质谱成像

  质谱成像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分子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多肽、磷脂、氨基酸、寡糖等生物分子的成像。由生物质或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尘、黑碳和柴油发动机颗粒等碳质气溶胶,通常是PM2.5等复杂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大气颗粒物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因此,追踪真实的气溶胶粒子多种成分的体内行为十分重要,但由于其复杂性,现有

2021-10-28

研究人员利用金属纳米粒子研发定位成像药物载体

  据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消息,该学校生命化学工学院研究团队利用重金属和蛋白质相互作用成功研发金属纳米粒子的合成技术,同时利用该技术研制出定位成像的药物搭载体。现有的物理化学方法合成金属纳米粒子难以在生物体内使用。普遍研究方向是通过生物技术将还原力强的蛋白质对金属纳米粒子进行生物合成。但进行生物合成的微生物对金属种类和浓度限制较多

2021-10-27

Cell Rep:新型成像技术或能揭示乳腺癌的“致命弱点”

来自Garvan医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实验模型中调查了一种新方法,这或许有望在乳腺癌开始扩散时就有效对其阻断。研究者指出,利用实时成像技术,他们就能确定转移性乳腺癌发生的脆弱点。

2021-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