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艾伯维Imbruvica+Venclexta固定疗程一线治疗CLL:完全缓解率56%!

该方案是一种全口服、每日一次、无化疗、稳定疗程方案,2年生存率98%。

2021-06-08

研究揭示沼渣生物炭调控土壤有机结构变化的微生物驱动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烟草栽培与调制创新团队与广东工业大学合作,研究揭示了沼渣生物炭调控农田土壤有机碳结构变化的微生物驱动机制,对土壤碳库增加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全球变化生物学生物能源(Global Change Biology Bioenergy)》上。据郑学博副研究员介绍,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陆地表层系统中最大的

2021-05-21

研究发现氮富集促进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固存新机制

大气氮(N)沉降显着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动态。土壤团聚体在土壤结构稳定和土壤有机碳碳固持中起重要作用。尽管对N素富集影响植物非根际土壤碳动态变化的研究较多,但土壤团聚体对N素富集的响应及其对有机碳固存的潜在机制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博士侯恩庆在研究员旷远文的指导下,联合南京大学科研人员,分析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76个N添加实验数据,评估了

2021-05-09

全口服固定疗程Imbruvica+Venclexta(伊布替尼+维奈克拉):2年无进展生存率95%!

2款药物均已在中国获批:Imbruvica是口服BTK抑制剂,Venclexta是口服BCL-2抑制剂。

2021-05-21

Bioresource Technology:发表磁性MOF固定化α-L-鼠李糖苷酶高效水解芦丁的研究成果

近期,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郑璞教授团队在MOF固定化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Immobilization of alpha-L-rhamnosidase on a magnetic metal-organic framework to effectively improve its reusability in the hydrolysis of ruti

2021-04-05

理化所新型基纳米材料的生物应用研究取得进展

  癌症治疗是目前医学领域的难题,而癌细胞的扩散是癌症常见的死因。由于癌细胞迁移机制复杂,至今对其了解甚少。纳米金刚石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易于被功能化修饰的特性,使其作为药物载体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光电功能界面材料实验室自2010年开始研究基于纳米金刚石的癌症治疗体系,发现在酸性细胞环境内,纳米金

2021-03-18

离子束辐照诱变大豆效应及育种研究获进展

   重离子束是一种新型育种诱变剂,相比于其他诱变源,重离子具有较高的传能线密度(Linear Energy Transfer,简称LET)和生物学效应(Relative Biological Effectiveness,简称RBE),可以在较高的存活率下获得相对较高的突变率和较宽的突变谱,由此创造优异的突变体。碳离子束作为重离

2021-03-04

土壤有机形成的微生物学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微生物是土壤碳循环的重要驱动者,一方面微生物通过分解土壤有机质获得自身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和能量,另一方面微生物死亡后,其残留物是土壤有机碳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关于微生物死亡残留物与土壤有机碳关系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对微生物自身的生理属性是否影响微生物死亡残留物量,如何构建活体微生物、微生物死亡残体和土壤有机碳形成之间的关系等的研究

2021-02-20

喀斯特稻田土壤微氧生物亚铁氧化耦合同化及砷固定研究获进展

   水稻根际等微氧条件土壤中微生物驱动亚铁氧化过程较为普遍,形成的铁氧化物表面正电荷丰富,可有效阻止重金属从土壤向植物体迁移。然而,微氧环境过程及其多元素耦合循环研究,由于研究手段限制及关键证据获取的难度,未能有效明确。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承帅课题组与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副研究

2021-01-14

研究揭示莲子心黄酮苷合成的分子机制

   黄酮碳苷是类黄酮化合物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广泛的生理活性和显着的药理活性,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学界已对一些植物来源的黄酮碳苷进行了结构鉴定,但对黄酮碳苷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莲(Nelumbo),又称为荷花,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水生植物,其荷叶、藕节、莲子、莲子心、莲房和莲须皆可入药,但药效不同。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