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玉米花药减数分裂期特异表达24-nt phasiRNA对甲基化的功能

 PhasiRNA(phased, secondary, small interfering RNA)在植物的生长、发育、生殖以及抗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玉米花药发育过程中,有两类phasiRNA大量产生:一类是在细胞增殖分化期大量产生的21-nt phasiRNA,另一类是在减数分裂期大量富集的24-nt phasiRNA。已有研究发现,玉米多

2020-11-15

默克将与东浩兰生合作,在中国率先试行新进口政策

2020年11月6日, 中国上海 – 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默克今天宣布与东浩兰生(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浩兰生”)签订合作意向协议。该协议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签署,它将试行一项新的进口通关流程,为用于创新生物医药和分析用途的科研材料的海关通关提供便利。

2020-11-07

研究揭示类胡萝卜素调控玉米硬质胚乳形成机制

 近期,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巫永睿研究组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题为Carotenoids modulate kernel texture in maize by infuencing amyloplast envelope integr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从自然群体中克隆到控制玉米硬/

2020-10-23

罗氏诊断亮相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尖端产品与多元合作,打造疾病管理生态圈

今日,罗氏诊断携手罗氏制药,再度联袂参展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展示罗氏集团的创新产品和覆盖疾病诊疗过程的全面解决方案。此外,在今年特设的公共卫生防疫专区中,罗氏诊断将首次集中展示数款抗击新冠疫情的诊断解决方案,展现其对于全球抗疫的快速响应和积极贡献。

2020-11-05

中美科研人员合作揭开玉米叶片面纱

 记者从山东农业大学获悉,学校科研人员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攻关,利用高通量研究玉米转录因子调控位点技术、借助大规模转录因子数据重构玉米叶片基因表达调控网络。这一进展将帮助玉米基因编辑有的放矢,相关成果已于9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取得此次科研进展的研究团队,分别来自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美国康奈尔大

2020-10-13

玉米育性研究获进展

玉米杂交优势强,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之一,我国杂交种普及率近乎100%。玉米雄性不育系的利用是解决制种过程中人工去雄的有效途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陈化榜组长期致力于玉米雄性不育基因的克隆和应用,已克隆数个雄性不育基因(IPE1, 2017, Plant Physiology; APV1, 2017, The Plant Journal; M

2020-09-15

基于木霉的真菌毒素脱毒转化、玉米原料中真菌毒素污染风险预警研究获进展

 9月1日,Environmental Pollution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武爱波研究组题为Confrontation assays and mycotoxin treatment reveal antagonistic activities of Trichoderma and the fate of Fusarium

2020-09-11

万泰生物新冠检测产品获FDA紧急使用授权和印度卫生部进口许可证

9月10日,万泰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英文名称Wantai SARS-CoV-2 RT-PCR Kit)于近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英文全称“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以下简称“FDA”)签发的紧急使用授权(简称“EUA”,英文全称“Emergenc

2020-09-12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取得进展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是广泛存在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生物学现象。在雄性不育材料中,花粉粒败育但其他组织的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因此细胞质雄性不育被广泛应用于杂交种生产。细胞质雄性不育也是研究细胞核与线粒体相互作用的利器,不育基因由线粒体基因组编码,而大部分恢复基因由核基因组编码。两套不同的基因组如何协同调控花粉粒的育性,甚至植物生长发育,其中分子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明

2020-07-11

Genome Biol: 非编码基因组在玉米早期生殖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所有生物的生长和发育都取决于时间和空间上基因表达的协调调节,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基因组中非编码序列的控制。

20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