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揭示G蛋白偶联受体通过纳米空间进行信号传递

活细胞暴露在各种刺激之下。无数的信使分子停靠在它的表面上,细胞膜上的受体接受传入的“命令”。然后,这会触发信号级联反应在细胞内,最终通过产生或分解物质,或通过在细胞核内开启和关闭基因来做出反应。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过程远比以前想象的要复杂。

2022-03-23

NEJM:南非Omicron发病率与死亡率脱钩

在南非以 Omicron 为主的浪潮期间,Covid-19 病例的发病率与住院和死亡发病率的脱钩预示着 Covid-19 大流行的转折点。

2022-04-15

JAMA子刊:Omicron虽温和,但放松管控将会导致死亡人数大幅反弹

这项模型研究显示,虽然美国目前新冠感染病例在持续下降,但新冠仍会给美国带来重大损失。由于Omicron的高传播性,过早放松限制会导致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的显著反弹。

2022-04-08

死亡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

帕金森病(PD)以多巴胺(DA)能神经元丢失和胞浆蛋白包涵体形成为特征。尽管帕金森病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铁代谢紊乱已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致病因素。新的证据表明,神经胶质细胞的激活在铁死亡和随后的神经退行性变中起着关键作用。

2022-03-26

Nature:清华大学肖百龙/李雪明团队首次解析机械力受体PIEZO1在脂膜环境中的受力展平过程

清华大学肖百龙/李雪明团队首次解析机械力受体PIEZO1在脂膜环境中的受力展平过程。

2022-04-09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揭示亚洲人特异性的IgG1记忆性B细胞抗原受体变异体对结直肠癌有抵御作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申占龙课题组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免疫学研究所刘万里课题组合作攻关,在IgG1记忆性B淋巴细胞调控结直肠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2022-04-11

柳叶刀:颠覆百年常识,少吃盐并未减少心力衰竭的死亡风险

这项临床试验结果喜忧参半,减少钠盐摄入量并没有减少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住院或死亡风险。但能够改善患者的肿胀、疲劳和咳嗽等症状,整体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

2022-04-04

揭示铜诱导的细胞死亡机制

2022年3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从细菌、真菌到植物和动物,铜都是生命的一个重要元素。在人类中,它与酶结合以协助于血液凝固、激素成熟和细胞处理能量。但是过多的铜会杀死细胞,如今科学家们找到了其中的原因。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布罗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由铜诱导的新形式的细胞死亡。在布罗德研究所研究员Peter Tsvetkov和布罗德研究

2022-03-19

Cell:清华大学生命学院葛亮课题组发现新型聚集体自噬受体CCT2介导固态聚集体的清除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葛亮课题组在《细胞》(Cell)期刊上在线发表题为“聚集体自噬受体CCT2介导固态聚集体清除”。

2022-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