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创造多彩发光植物,晒太阳“充电”,成本仅10块钱
该研究利用微米级尺寸的余辉磷光颗粒,首次创造出了由阳光激发的多色发光植物,其具有前所未有的亮度、长余辉以及低成本、简单且可重复的生产方法,这为可持续的植物照明解决方案铺平了道路。
每日一杯茶或一块黑巧克力或能帮助降血压!EJPC:黄烷-3-醇对降低血压和改善血管功能具有显著效果
黄烷-3-醇丰富的食物能显著降低机体血压并独立于血压改善了血管内皮功能,这就支持了其在心血管预防中的使用。
今天长出一颗肝,明天再造一块骨!上海大学苏佳灿教授团队最新综述,详解类器官在组织修复和再生中的作用
从脑组织的神经再生到肝脏、肠道、骨骼和软骨的修复,类器官不仅能够高度模拟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还能在体内实现长期存活和功能整合。
Science:揭示H5N1血凝素的单个突变可能增加这种病毒感染人体并在人际传播的风险
实验表明,Q226L突变可以显著提高这种病毒靶向和附着人类型聚糖受体的能力。这种突变使这种病毒在人类细胞上有了以前没有的立足点。
Science:减少蛋白Hsp47可以防止哺乳动物在长时间静止不动时形成血凝块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丹麦、德国、挪威和瑞典的研究人员发现减少一种关键蛋白可以防止三种哺乳动物---熊、人类和猪---在连续几天、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静止不动时形成血凝块。
携带这个基因突变的人,吃糖不长胖,还很健康,轻松拥有6块腹肌
研究团队表示,他们希望这项研究成果能为开发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症的新药奠定基础。天生的蔗糖酶-异麦芽糖酶基因突变能够实现更好的脂肪平衡,降低体重,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Science子刊:揭示糖尿病中致命性血凝块形成的新机制
2型糖尿病导致的近80%的死亡病例与血栓形成有关。当血块阻塞静脉或动脉时发生血栓。传统上,人们认为受损血管释放的蛋白可能导致不适当的血液凝结,但是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指出另一种触发因素和一种新机制可能是血栓形成的基础。从患者的样本开始,他们确定了激活PIEZO1的新机制,其中PIEZO1是一种主要的机械感应离子通道。
研究人员完成庆大霉素生物合成中的最后一块“拼图”
近日,ACS Catalysis(《美国化学会催化》)发表了武汉大学药学院邓子新院士团队孙宇辉教授课题组与英国剑桥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关于庆大霉素双脱氧催化机制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论文通过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成功揭示了庆大霉素生物合成中双脱氧修饰的过程和催化机理,完成了曾经抗感染明星药物庆大霉素复杂生物合成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