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全球眼科疾病抗体药物发展现状及趋势

  1. 抗体药物

来源:火石创造 2019-05-20 12:54

 眼科疾病药物中抗VEGF药物发展迅速,阿柏西普扩增迅猛,新靶点、新给药方式和双特异性抗体研发成为行业热点。一、 抗VEGF药物发展迅速,成为主流眼内新生血管的形成是多种眼部疾病的病理基础和临床表现,其对角膜、虹膜、脉络膜及视网膜等多种眼组织造成的不可逆性损害已成为重要的致盲原因之一。最常见的新生血管性眼病主要有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AMD)、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黄

 

眼科疾病药物中抗VEGF药物发展迅速,阿柏西普扩增迅猛,新靶点、新给药方式和双特异性抗体研发成为行业热点。

一、 抗VEGF药物发展迅速,成为主流

眼内新生血管的形成是多种眼部疾病的病理基础和临床表现,其对角膜、虹膜、脉络膜及视网膜等多种眼组织造成的不可逆性损害已成为重要的致盲原因之一。最常见的新生血管性眼病主要有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AMD)、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和视网膜静脉阻塞(RVO)。

1.传统传统的治疗手段损害健康组织,抗VEGF药物应运而生。

传统的治疗手段如玻璃体切割术、激光光凝和光动力疗法等,虽能缓解病程的进展,但不可避免地会损害健康组织。目前随着眼底治疗方法的不断突破发展,抗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药物应运而生,为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开辟了新的方向。

2. 抗VEGF药物发展迅速,逐渐成为主流。

由Eyetech制药公司和辉瑞公司合作的哌加他尼钠(Pegaptanib sodium)是第一个用于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的VEGF抑制剂, FDA于2004年12月批准其用于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但是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发现哌加他尼钠并不能稳定患者的视力,只能延缓进展,许多患者在治疗后仍旧丧失了视力。

2006年,由罗氏旗下的基因泰克和诺华合作开发的雷珠单抗(Lucentis)做为首批于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抗VEGF抗体药物在美国上市,2011年底在中国市场获批上市。Lucentis凭借不仅能阻断疾病进程、还能提高或恢复患者视力这样优异的临床表现,在2006年被《科学》杂志评为年度10大科技突破之一。

2011年,另一款VEGF抗体药物阿柏西普(Aflibercept)获批上市,目前已在100多个国家获得批准,2018 年 2 月获得中国 CFDA 批准上市。阿柏西普作为首个完全人源化的融合蛋白,可靶向地与VEGF-A、VEGF-B和胎盘生长因子(PlGF)结合。

康柏西普(商品名朗沐)则是康弘药业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抗VEGF融合蛋白,也是中国首个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通用名的生物1类新药。

二、已上市眼部疾病抗体药物市场分析:阿柏西普扩增迅猛,成为全球药物销售TOP10

雷珠单抗作为治疗新生血管眼底疾病全球首批上市的眼科单抗产品,其产品安全可靠、疗效确切,上市以来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虽然近年来受到生物类似物及竞争产品的冲击,市场略有下滑,但仍保持30亿美元以上的销售额。

目前国际上雷珠单抗市场正被阿柏西普一步步蚕食,主要原因有:(1)雷珠单抗杂交瘤细胞技术生产的抗体部分氨基酸组成和序列是鼠源性的,而非全人源化蛋白,因此容易引发免疫反应几率更大。(2) 雷珠单抗的高度特异性使其只能与VEGF的一个亚型VEGF-A结合,相比之下阿柏西普作用靶点更多,疗效更持久。

阿柏西普至产品上市以来市场扩增十分迅猛,已成为全球名副其实的重磅药,由于其卓越的临床表现,以及适应症和获批国家的不断扩展,其全球销售额将不断突破,2018年全球市场 65.73 亿美元,远超雷珠单抗(37.05亿美元),而且其销售额还未达到峰值,据预测未来可能成为峰值近百亿美元的超级重磅炸弹。

三、眼部疾病抗体药物发展趋势:新靶点、新给药方式和双特异性抗体研发成为热点

在实际的临床应用过程中,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及康柏西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均会产生耐药性,眼内新生血管的形成是多种眼部疾病的共同病理改变,抗VEGF并非唯一的血管增生发病机制,除此之外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和血管生成素(Angs)等都被证明与血管的生成相关。目前针对血管新生分子机制如PGF、PIGF、Ang2等都是研究的热点,以期通过多靶点共同调控达到更佳治疗目的。

表2 在研新生血管性眼病抗体药物

虽然和传统的治疗方式相比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和康柏西普的上市满足了新生血管性眼病的临床需求,但临床专家认为玻璃体内注射VEGF具有较大危险性、患者较为排斥,依从性差,因此降低VEGF注射的风险与周期、或开发口服用药和滴眼剂,也将成为此类药物的主要发展方向。

另外,双特异性抗体的研发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将成熟的抗VEGF与抗致病补体激活相结合,有望成为多种炎症相关眼底病治疗的新方案。(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