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超20家企业开启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征程!新型疫苗和技术成焦点

  1. 疫苗

来源:药明康德 2020-02-16 19:46

自18世纪末首次诞生以来,疫苗就成为了人们健康的“护身符”,它的出现使无数人摆脱了疾病的侵犯。考虑到新药研发的周期较长,且存在种种不确定因素,用疫苗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导致的疾病,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想法。从传统技术来看,许多疫苗使用的是减活或者灭活的病原体。这种策略在许多疾病的预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不适用于所有的疾病。譬如对于急性爆



自18世纪末首次诞生以来,疫苗就成为了人们健康的“护身符”,它的出现使无数人摆脱了疾病的侵犯。考虑到新药研发的周期较长,且存在种种不确定因素,用疫苗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导致的疾病,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想法。
从传统技术来看,许多疫苗使用的是减活或者灭活的病原体。这种策略在许多疾病的预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不适用于所有的疾病。譬如对于急性爆发的传染病,使用传统方式研发和制造的疫苗就难以赶上疾病传播的速度。目前,已有很多企业在尝试新疫苗和新技术,来加快新型疫苗的研发进程。
DNA疫苗又称核酸疫苗或基因疫苗,是指将编码某种蛋白质抗原的DNA序列通过载体导入宿主体内,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DNA疫苗在临床上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而且与活减毒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相比,DNA疫苗更容易生产,在研发成本和周期上具有优势。这些特点是DNA疫苗成为了研究人员开发针对新冠病毒的策略之一。
例如,Inovio 公司目前正在通过公司旗下DNA药物平台开发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INO-4800。Inovio计划尽快开发INO-4800疫苗,目前已经开始临床前测试和准备,以便为临床产品生产做准备。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已经向Inovio提供高达900万美元的资助,以支持INO-4800在美国通过1期人体试验,评估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1月30日,Inovio公司还宣布将携手专注于疫苗类新药研发的艾棣维欣公司加快在中国开发INO-4800。艾棣维欣已在近日与深圳康泰生物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书》,以加快新冠病毒DNA疫苗的研发。
2. mRNA疫苗
众所周知,基因里储存的遗传密码,会通过mRNA这个“快递员”合成蛋白质。利用mRNA的这种特性,研究人员把能够激发免疫反应的抗原信息“写入”mRNA疫苗。当这些疫苗进入细胞后,mRNA携带的信息会被细胞用于合成抗原蛋白,而接触到这些抗原蛋白后,人体也会相应发生免疫反应。
根据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y一篇综述报道,与传统的疫苗相比,mRNA疫苗有安全性能得到保障、疗效好、规模化量产的周期可能较短的优势。目前,美国Moderna公司和德国CureVac公司正在开发针对新冠病毒的mRNA疫苗,他们的研发项目均得到了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的资助,Moderna公司还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就疫苗的开发达成了合作。据了解,Moderna公司的候选疫苗研发代码为mRNA-1273,mRNA-1273编码新冠病毒的Spike(S) protein(刺突蛋白),目前正处于分析测试阶段。CureVac公司尚未公布其新冠病毒疫苗的具体信息。
3.腺病毒载体疫苗
腺病毒载体疫苗是指以腺病毒为载体,将保护性抗原基因重组到腺病毒基因组中,使用能表达保护性抗原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制成的疫苗。例如强生旗下杨森制药公司正在开发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腺病毒载体疫苗。据介绍,杨森制药正在使用腺病毒载体平台和生产细胞技术来研制疫苗,这项技术已被成功用于开发埃博拉、艾滋病、呼吸道合胞等病毒的疫苗。杨森制药已在2月12日与美国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和发展管理局(BARDA)扩大合作,BARDA将提供资金加快将杨森制药COVID-19疫苗推进到1期临床试验阶段。除了开发候选疫苗外,强生公司正与全球合作伙伴密切合作,筛选其抗病毒分子库,以加速发现潜在的COVID-19治疗方法。
4. “分子钳”技术和疫苗佐剂技术
在开发针对新冠病毒新型疫苗的同时,也有一些研究人员将眼光瞄向了缩短疫苗的研发周期上。传统的疫苗研发和测试过程比较长,有些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研究团队正在开发一种有望大大缩短新疫苗研发和测试周期的平台技术。据介绍,该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能够增加病毒蛋白稳定性的名为“分子钳”技术,研究人员计划在这一技术基础上开发一种平台来快速生产疫苗,把从研发到测试疫苗的时间缩短至16个星期。该研究也获得了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的资助。
此外,葛兰素史克(GSK)公司也于2月3日宣布,与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达成一项新的合作,GSK将提供现有的预防疾病大流行疫苗佐剂平台技术用于加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效疫苗的研发。在一些疫苗中使用佐剂能增强免疫应答,从而产生比单独使用疫苗更强、更持久的免疫力。在发生疾病大流行的情况下,使用佐剂尤其重要,它可以减少每剂疫苗所需的抗原量,从而能生产更多剂量的疫苗并提供给更多的人。
5.中国国内企业
除了上述企业和研究结构,很多中国企业也加入到了针对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大军。三叶草生物在2月10日宣布,已在哺乳动物细胞内成功表达“S-三聚体”新型冠状病毒重组蛋白疫苗。本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是RNA病毒,其表面抗原S蛋白也具有天然三聚体结构。三叶草生物采用其独有的Trimer-Tag?(蛋白质三聚体化)专利技术和基因重组的方法构建“S-三聚体”重组蛋白疫苗基因表达载体。该公司用新获得的“S-三聚体”抗原在多例病毒感染患者康复后血清中检测到病毒特异性抗体。
此外,据中国疫苗行业协会报道,截止2月11日,中国生物、中国医科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华兰生物、智飞生物、沃森生物等18家科研院所和企业正在开展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制工作,采用的技术路径有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多种,还有一些企业正在开展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与新冠病毒中和作用测试和特异性免疫药物研发。
小结
我们很高兴看到这么多企业和科研院所投入到了疫苗的研究之中,让人们在抗击疫情中多了一份坚定和信心。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一点,疫苗长达十年左右的开发周期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拿到疫苗。近日在世界卫生组织(WHO)总部召开的新冠病毒研究和创新论坛上, WHO首席科学家Soumya Swaminathan博士介绍,目前已经至少有4款候选疫苗,可能会有1-2款候选疫苗在3-4个月内进入临床试验。从疫苗开发角度来看,这是很快的研发速度。即便如此,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也需要14-18个月才能够大规模使用。
不过,这并不代表预防疫苗的研究不重要,防治新冠病毒感染的疫苗和创新疗法依然是中期研究的重点之一。WHO紧急项目执行主任Michael Ryan博士表示,我们不能够延误这方面的研究。将创新疫苗/疗法推入临床试验阶段是非常重大的决定,这不只需要医药企业的努力,也需要政府机构的支持,共同承担研发过程中的风险,才能推动创新产品的早日产生! (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