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石墨烯又一重磅研究:助力甲状腺结节治疗,拓展临床新应用

石墨烯被誉为“新材料之王”,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方式形成的蜂窝状平面薄膜,具备优良的电学、热学及光学等性能,不仅在涂料、发热散热、供暖、触控等领域实现初步应用,在医疗领域也被视为引发下一次医疗革命的关键。石墨烯治疗“甲状腺结节”重大医疗突破4月28日,由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烯旺科技)主办的医疗战略研讨会暨新品发

2019-04-29

云南麻风人群遗传易感基因研究取得进展

麻风是一种古老的慢性传染病,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主要影响患者的外周神经、皮肤及粘膜组织。患者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导致肢体残疾、失明或者毁容等后果,并导致严重的社会歧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人类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如营养、卫生条件等,影响麻风的遗传易感性。虽然我国于1981年在国家水平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的目标(<1例/万人),但西南地区部分县乡仍面临着较重的负担。截至2016年底,云南省累计发

2018-05-13

麻风遗传易感性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姚永刚课题组、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李玉叶、玉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文山州皮肤病防治所开展合作,在麻风遗传易感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Science和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上。麻风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该病历史悠久,与人类文明

2017-12-18

美国首个麻风疫苗进入人体临床试验

 近日,由美国传染病研究中心(IDRI)开发并由美国麻风协会(ALM)提供财政支持的一款麻风疫苗LepVax正式进入人体I期临床研究,该疫苗是美国国家汉森氏病计划(NHDP)和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所合作的整体开发战略中的一部分。LepVax是首个专门为预防麻风病而设计的疗法,利用了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领域的最先进的技术。在临床前研究阶段,LepVax展现出极大的潜力,疫

2017-10-19

揭示麻风分枝杆菌导致神经损伤机制

麻风分枝杆菌,图片来自Public Domain。2017年9月9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华盛顿大学、哈佛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以斑马鱼为研究对象,发现导致麻风(leprosy)的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e, 俗称麻风杆菌)劫持我们的免疫系统,将一种重要的修复机制转化为一种导致我们的神经细胞发生潜在不可修复的损伤的

2017-09-09

Cell Rep:为什么南亚人群不容易患麻风病?

根据最近发表在《CellReport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在50000年前,东南亚人群的基因组中一种与免疫系统有关的基因突变的频率有了明显的上升,同时该突变基因扩散到了非洲地区。究其原因,则是该基因的突变会保护机体免受麻风病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发现一种叫做HLA-B*46:01的基因所编码的一类蛋白质能够与引起麻风病的细菌分泌的一类分子结合,进而能够将这一外源的分子呈递给免疫系统,进而摧毁受到感染的

2017-05-18

早期干预是否能治疗儿童结节性硬化引起的癫痫

  休斯敦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UTHealth)的McGovern医学院正在进行一款药物临床试验研究,该药物可以预防或延迟儿童由结节性硬化引起的癫痫的发作。该试验团队由Mary K. Koenig博士负责带领,他是McGovern医学院儿科神经病学部门线粒体医学的副教授、名誉教授。Koenig说:“本次试验首次以阻止癫痫发作为目标,防止这类疾病发生于弱势群体之上,或许它能

2017-05-11

诺华靶向药Votubia(依维莫司)获欧盟批准治疗结节性硬化症(TSC)相关难治性癫痫发作

Votubia靶向抑制mTOR发挥作用,此次批准,使该药成为首个治疗TSC相关难治性癫痫发作的辅助药物。

2017-02-09

山东医学科学院张福仁团队发现新的麻风病遗传标志物

麻风主要危害为致残和致死,麻风菌选择性破坏皮肤及外周神经以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危及生命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是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既往只能通过对已发病例的早诊断、早治疗降低致残和致死率。发现麻风遗传学标志

2016-12-27

诺华靶向药物Votubia(依维莫司)获欧盟CHMP支持批准治疗结节性硬化症(TSC)相关难治性癫痫发作

Votubia靶向抑制mTOR发挥作用,如果获批,该药将成为首个治疗TSC相关难治性癫痫发作的辅助药物。

201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