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陈竺 张茅:为了人人健康——全面实施《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我国卫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面完成。“十一五”末期,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4.83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30.0/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13.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16.4‰,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卫生工作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茅:561家县医院试点医药分开
今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公立医院改革被公认是医改的难中之难。在这一年里,全国公立医院以患者需求为出发点,开展便民惠民服务,提高医疗服务安全质量,探索体制机制综合改革,以实际行动诠释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一年来公立医院改革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果?下一步工作方向如何?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日前就此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天津药监部门要求“鸿茅药酒”等14种药品停售
因广告内容严重误导消费者,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出通知,决定对“鸿茅药酒”“蛤蚧大补胶囊”等14种药品和2种医疗器械实施暂停销售的行政强制措施,并将上述品种列为重点抽样品种。 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介绍,这些药品和医疗器械广告内容中存在含有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利用患者名义和形象为产品功效作证明、扩大产品适应症或适用范围、绝对化夸大疗效等欺骗和严重误导消费者的情形。
陈竺 张茅:取消“以药补医”机制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随着医改的顺利推进和成效的初步显现,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成为“十二五”深化医改的重要任务。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推进医药分开,是确保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进一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环节。 一、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取消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以药补医”机制是我国公立医疗机构以药品加成政策为基础而形成的一项经济补偿机制。
张茅:入选Fierce全球生物医药最有影响力人物榜
近日,美国著名的Fierce Biotech机构评选出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的22位风云人物,中国国家工商管理总局(SAIC)局长张茅也上榜了,并且是唯一的一名中国人!
Nat Commun:林鸿宣等水稻杂种劣势遗传机理研究上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林鸿宣研究组,于2月21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水稻杂种劣势遗传调控机理研究的重要进展。该研究成功证明了两个遗传座位上的三个基因共同控制水稻种间杂种劣势的发生,为阐明水稻种间生殖隔离的分子遗传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钟鸿英等研究蛋白质翻译后脂修饰分析方法获进展
近期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蛋白质翻译后脂修饰的新型质谱分析方法学研究上取得重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旗下的子刊《自然—实验手册》(Nature Protocols)杂志上。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钟鸿英教授为这篇文章的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