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 Immunol:利用人胚胎干细胞高效制造树突细胞疫苗的方法

2012年9月26日 电 /生物谷BIOON/ --近日,新加坡生物工程与纳米技术研究所开展的一项研究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生成树突状细胞(DC)来刺激免疫系统来抗肿瘤,该新方法可能是一个更经济方式来生成抗癌症的治疗性疫苗。 树突状细胞提呈刺激免疫应答的抗原物质,以刺激免疫系统的其他细胞消除致病细胞。DCs的这种能力使得树突状细胞是疫苗在体内的理想选择作用靶细胞。

2012-11-18

Mol Can Res:细胞癌侵袭转移新标志物α-catulin

上皮癌特指来源于外胚层和内胚层,发生于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鳞状细胞癌(SCC)是人上皮癌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其中头部和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由于后期诊断死亡率居高不下,淋巴结转移的预后差,是一种最具侵略性的癌症类型。 所有癌症过程的发生,都涉及到局部侵袭和远端器官转移,而这两者与临床上肿瘤患者的生存最相关,但至于肿瘤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一直得不到良好的解释。

2012-11-18

Arch Dermatol:吸烟导致患皮肤细胞癌风险增加

近日,一项刊登在Archives of Dermatology杂志上的研究证实:吸烟似乎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皮肤癌的风险增加有关。 无论是基底细胞癌(基底细胞癌)或鳞状细胞癌(鳞癌)还是非黑色素瘤皮肤癌(NMSC),约97%的皮肤癌起源于上皮细胞(包括皮肤细胞)。在世界范围内NMSC的发病率不断增加,每年估计有200万到300万的新发病例。

2012-11-18

Cell:开发出揭示视觉棒感觉纤毛三维结构的新技术

2012年11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使用一种名为“电子断层扫描术”的新技术,来自贝勒医学院的研究者创建了一种三维图谱,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视觉棒状感觉纤毛由于遗传突变而引发的改变,以及帮助研究者揭示遗传突变如何影响视觉棒状感觉纤毛转运视觉感知蛋白质的过程。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刊登在了国际杂志Cell上。

2012-11-23

Nature:揭示肠道杯细胞新功能---护送抗原到树突细胞

杯状细胞可能是治疗炎性肠道疾病、乳糜泻和食物过敏的一个潜在靶标。图中,小鼠摄取的糖类抗原经由肠道杯状细胞(红色)运送到树突细胞(绿色)。树突细胞利用抗原教会免疫系统认识到食物抗原是无害的抗原,而不是传染原。 每次吃饭时,肠道免疫细胞就像是城堡哨兵,挡住有害细菌,而允许维生素和营养物质通过。

2012-11-18

第一三共终止nimotuzumab III期细胞肺癌研究

因安全性问题,第一三共制药终止尼妥珠单抗(nimotuzumab)在日本鳞状细胞肺癌III期试验。该药是首个靶向人EGFR的单抗,在我国由百泰生物上市。

2014-04-29

AJG:揭示粪便移植或可有效治疗免疫受损病人的梭芽胞杆菌感染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国际妇女胃肠道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粪便移植对于治疗免疫受损病人艰难梭状芽胞杆菌(C difficile)的感染有效且安全。

2014-07-11

:开发出一种海绵微球体运送大量siRNA

由长链RNA构建成的海绵状微球体簇集在一起,此图为微球体簇集时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来自Paula Hammond实验室。 在过去10年,科学家一直寻求基于RNA干涉(RNA interference)的癌症治疗方法,也就是利用短RNA片段关闭功能受损的基因。然而,一个巨大的挑战摆在人们的面前:找到一种有效地运送这种RNA的方法。

2012-11-18

JCI:抑制β1-整合素可增加头颈部细胞癌对化疗的敏感性

基于PDB文件1x69构建的皮层肌动蛋白(cortactin)结构图,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是全世界第5种临床上常见的癌症,平均发病率约为10~15/10万。还有研究表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容易出现第二种原发恶性肿瘤。

2012-11-18

PLoS ONE:发现头颈部细胞癌新的治疗靶点

近日,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细胞内,MicroRNA-34a的表达失调会促进了肿瘤的生长及肿瘤血管的生成,则控制miR-34a的活性也许能够成为新的策略来治疗HNSCC。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22日在线发表在PLoS ONE上。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