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吃得少坏胆固醇会升高
少吃主食,一直是减肥者遵循的金科玉律。但近日,美国“福克斯新闻”刊登最新研究,主食吃得少的人,坏胆固醇会增高。美国科罗拉多州州立大学研究了320名肥胖的成年人。一组几乎不吃主食,每天的碳水化合物总量在20克以下;而另外一组,每天摄入碳水化合物占一天总热量的55%。六周之后,两组人都减轻了6公斤左右的体重。
Nature review immunology:胆固醇炎症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
入工业化社会以来,人们的饮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长期食用富含脂肪与固醇的食物使血液系统中富含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增高,促进了胆固醇在动脉血管壁上的过量沉积,并且引起炎症反应,最终造成动脉粥样硬化。
赛诺菲&Regeneron胆固醇新药alirocumab临床试验效果显著,将获FDA批准
近日,赛诺菲和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宣布,由两家公司共同研发的alirocumab在最新的临床试验中呈阳性结果。
JAHA:一天一个牛油果,坏的胆固醇远离我
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明,每天吃一个鳄梨(牛油果)作为有益心脏健康、低胆固醇及适度脂肪饮食的一部分或可有效改善过重和肥胖个体机体的坏胆固醇水平。
JAMA Intern Med:抗胆固醇药物与骨折风险无关联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爱因斯坦医学院 (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抗胆固醇药物瑞舒伐他汀钙疗法并不会降低炎性标志物水平升高的男性和女性个体骨折的风险。
J Clin Invest:运动神经元是否存活,胆固醇样分子很重要
2014年10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卡罗林斯卡学院和Swansea大学科学家利用啮齿动物和人类研究,确定了两个胆固醇样分子在调节大脑神经细胞的存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相关研究发现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
:解密蛋白质是如何转变好坏胆固醇转机理
图为任罡博士(后一)和张磊博士 2012年2月19日,《自然-化学生物》杂志发表了中国籍生物物理学家任罡的题目为《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脂蛋白间传递胆固醇酯的结构机理》的论文。该论文被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网页头版头条报道。论文的第一作者为伯克利实验室的张磊博士后,其在任罡博士指导下,通过国际合作方式,对胆固醇酯转移蛋白的功能机理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
默沙东终止其胆固醇药物组合开发
2012年11月14日 电 /生物谷BIOON/-- 在终止其后期胆固醇治疗药物组合MK-0524B开发仅仅三个月后,默沙东悄悄终止了另一种胆固醇治疗方案MK-0431E的开发。这一药物曾计划于2014年提交申请。据道琼斯透露,这一药物的终止因为“不明的商业原因”。 默沙东畅销糖尿病药物Januvia正与辉瑞公司的他汀类药物立普妥共同面临仿制药的竞争。
Science:糖尿病的秘密——高脂饮食及JNK基因
II型糖尿病常常是由进食高脂饮食引起的,它会导致肥胖症。一项新的研究显示,JNK基因在与高脂饮食生活方式有关的代谢改变及炎症中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些发现为JNK可能成为糖尿病治疗的一个强有力的标靶而增添了证据。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都会表达JNK 基因,其中包括巨噬细胞。人们已知这些在脂肪组织中发现的免疫细胞会刺激导致疾病的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