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们成功在单细胞分辨率下解析机体肠道神经系统的奥秘!

2020年9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整个胃肠道系统中嵌入的是一种更为广泛的神经元阵列,其会协调几乎所有的活动,包括消化、肠道运动以及对有害刺激的反应等,这些细胞就组成了肠道神经系统(ENS,enteric nervous system),并能将信号传输到大脑中,但其非常稀少且很脆弱,很难进行分离和深入研究,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题

2020-09-29

开发小鼠大脑的第三代高分辨率图谱集!

2020年6月2日讯 /生物谷BIOON /——经过三年密集的数据收集和仔细绘制,研究人员的工作完成了。他们绘制的复杂地形,包括所有的山峰、峡谷和边界,只有半英寸长,重量还不及一粒软糖:实验室老鼠的大脑。在近日发表在Cell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艾伦研究所的制图师描述了这一制图特征--第三代艾伦小鼠大脑通用坐标框架的第三次迭代(Allen Mouse Brai

2020-06-02

Cell:新研究绘制出SARS-CoV-2的高分辨率基因图谱,并指出这种病毒的基因组仅由9个亚基因组RNA组成

2020年4月10日讯/生物谷BIOON/---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之前称为2019-nCoV)导致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根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最新统计,截至2020年4月10日,SARS-CoV-2已在全球疫情大爆发中让超过158万人受到感染,并导致94800多人死亡。当前,尚未批准任何抗病毒药物用于

2020-04-10

Science:开发出在单细胞分辨率下揭示癌细胞药物反应的新技术---sci-Plex

2019年12月12日讯/生物谷BIOON/---高通量化学筛选通常用于尝试发现新的癌症药物,并许多其他生物医学应用中。目前,此类的大多数筛选要么提供粗略的读出值,比如细胞存活率、细胞增殖或细胞形状变化,要么仅提供特定的分子发现,比如测试一种特定的酶是否受到阻断。由于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大多数测定方法通常会遗漏微小的基因表达或细胞状态变化,这些变化有可

2019-12-12

研究解析人类疱疹病毒6B型近原子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毕国强课题组、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周正洪课题组与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梅晔合作,利用高分辨冷冻电镜单颗粒分析技术首次解析了人类疱疹病毒6B型的近原子分辨率结构。相关研究成果以Atomic structure of the human herpesvirus 6B capsid and c

2019-12-05

我国科学家发表Science论文解析非洲猪瘟病毒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并揭示它的组装机制

2019年11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于1921年在肯尼亚首次被发现,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猪病毒性疾病,依据强毒性的病毒分离株测得的死亡率接近100%。在过去的十年中,ASF已传播到高加索、俄罗斯联邦和东欧的许多国家,这构成了进一步传播的严重风险。在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26个国家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

2019-11-18

Science子刊:高分辨率地可视化观察HIV病毒在体内如何增殖

2019年10月12日讯/生物谷BIOON/---为了治疗疾病,人们必须了解它是如何产生的。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如今利用高分辨成像技术在毫秒分辨率下可视化观察HIV病毒如何在活细胞之间扩散。通过使用超高分辨率STED荧光显微镜,他们首次提供了直接证据表明自艾滋病病原体(即HIV病毒)为它的自身复制构建出某种脂质环境。针对此,他们创建了一种方法来研究这种

2019-10-12

分子尺度分辨率干涉定位显微镜问世

光学显微镜自1590年由荷兰詹森父子创制伊始,即成为生命科学最重要的研究工具之一。进入21世纪,借助荧光分子,科学家将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由约一半光波波长(250 nm)拓展至几十纳米,并兴起了超高分辨荧光成像技术,用于“看到”精细的亚细胞结构和生物大分子定位,相关工作荣膺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9月9日,Nature Methods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

2019-09-15

纳米孔测序实现对人体肠道微生物组中抗性决定因子和移动元件的高分辨率分析

 微生物组学的研究——即给定样本中所有微生物的遗传物质的研究最近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而这主要是因为人们认识到我们身体和环境的微生物的组成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深层影响。肠道微生物是人体代谢的重要参与者,拥有丰富的微生物群落,数万亿的细菌同时存在,并通过饮食和偶尔的抗生素选择,创造了一个抗生素抗性基因很容易在细菌物种之间转移的动态环境。随着多重耐药性生物体的普遍存在,其中许多生物体在质粒上携带

2019-07-18

Nature:科学家解析了单细胞分辨率下的骨髓微环境

  近日,纽约大学医学院等科研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The bone marrow microenvironment at single-cell resolution”的文章,解析了单细胞分辨率下的骨髓微环境。机体的正常造血依赖造血细胞和支持造血细胞产生发育的骨髓微环境的相互作用,但是骨髓微环境分子复杂性和对应激的反应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在本研究中,科研人员在单细胞分

201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