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ommunications:磷脂合成过程中重要膜内酶Cds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结果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柳振峰研究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发表论文报道磷脂合成过程中重要膜内酶Cds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结果。
Nature:磷脂酰肌醇在突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发育过程中,调控突触的数量和功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研究组之前的研究表明,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一些神经因子能促进兴奋性突触形成。其中凝血酶敏感素能够诱导形成突触结构,但是所形成的突触不具备传导兴奋的功能。 在本文中,研究者证明,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磷脂酰肌醇4(Gpc4)和磷脂酰肌醇6(Gpc6)能够诱导形成有功能的突触。
Blood:发现控制髓系分化的关键调节因子
近日,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张俊武所在的课题组研究发现,miR-29a及miR-142-3p是髓系分化及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关键调节因子。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24日发表在Blood上。 目前,microRNAs被发现与包括造血作用在内的不同生理学过程息息相关,但是,它们对髓系发育的作用还不明确。
Sci Signal:加剧急性髓性白血病恶性程度的真正基因
根据俄亥俄州立大学综合癌症中心-Arthur G. James肿瘤医院和Richard J. Solove研究所研究员一项新的研究证实:一个嵌入在一个较大基因的小基因,才是白血病真的推动力量。
Nature Communications:II型α亚型磷脂酰肌醇-4-激酶的结构功能研究取得新突破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及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研究人员展示了首个PI4K家族成员精细结构,揭示了一种新的磷脂激酶活性调节机理
Nature:FLT3突变成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靶标
根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Helen Diller Family癌症综合中心医生科学家领导完成的一项研究证实:治疗人类白血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关键可能在于FLT3基因的突变。 本周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证明FLT3基因的激活突变可以作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的靶标,以此靶标可开发出新的药物。
Cell:德研究称髓母细胞瘤与突发性染色体重排有关
近日,Cell杂志发表了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海德尔堡德国癌症研究中心DKFZ等处的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相关论文报道了大规模的复杂染色体重排,并提出一种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碎裂之间的联系,为解析某些特定的恶性癌症亚型的遗传基础提供了重要信息。此论文并被作为重点文章推荐。 传统理论认为癌症是人体经历成千上万次的细胞突变后,慢慢演化的结果。
JCO:儿童患髓母细胞瘤发病的新型遗传突变
当前一项发表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特殊基因的改变,其或许会增加Gorlin综合征儿童患脑瘤的风险。
:磷脂调控细胞极性产生
膜结合的Cdc42(绿色表示)是酵母细胞极性的一种关键性调节物。微丝引导的一种过程导致Cdc42分子在酵母细胞出芽发生的地方聚集。图片来自Sarah Smith, Stowers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 人们通常认为细胞从各个方向来看倾向差不多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