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来那度胺治疗骨髓瘤患者表现出明显优势
5月10日,在新一期的国际医学杂志NEJM上,来自国外的研究者报道了,在使用引导疗法以及造血干细胞转移之后,使用来那度胺(lenalidomide)相比使用安慰剂治疗(风险为44%),降低病人疾病恶化的风险为20%。
PNAS:修改血液干细胞基因可治疗黑色素瘤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刊登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癌症和干细胞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Antitumor activity from antigen-specific CD8 T cells generated in vivo from genetically engineered huma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
Biomaterials:科学家成功开发出用于再生造血干细胞的人工骨髓
来自图宾根大学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人工骨髓,其可以被用于产生造血干细胞,相关研究为揭示天然骨髓的必要特性以及用于开发治疗白血病的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
彭亮: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乙肝肝衰竭临床效果积极
肝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是医学研究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我国是一个乙型肝炎大国,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高达10%,每年因肝炎相关性肝硬化引发终末期肝病新增病例数超过500万。肝硬化、慢性重症肝炎等终末期肝病是一个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诺华抗癌药Farydak获FDA批准,系首个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HDAC抑制剂
诺华对Farydak寄予厚望,该药去年11月曾被FDA专家委员会否决,给诺华带来了巨大压力,不过经过修改适应症及提交新数据,Farydak最终获得了FDA批准,有机会造福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群体。
胶质瘤干细胞 DC 疫苗治疗胶质瘤前景广阔
北京2011年11月22日电 /美通社亚州/ -- 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神经科学转化医学中心/脑胶质瘤诊疗中心的医疗小组工作人员今日收到了曾在该中心进行治疗的一名来自于加拿大的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最新 MRI,结果显示复发的肿瘤仍然无任何进展迹象,同时,这名患者在邮件中写道:我感觉非常好,仍会经常想起中国的烤鸭和在中国治疗期间经历的难以忘怀的焰火表演。
Cell Death Diffe: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分子的物种差异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时玉舫研究组题对不同物种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关键因子进行了系统研究。
JAMA: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使用干细胞及骨髓细胞疗法是安全的
芝加哥 – 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的Alan W. Heldman, M.D.及其同事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检查在罹患缺血性心肌病的病人中所做的经心内膜干细胞注射(TESI)自体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单核细胞的安全性。
Leukemia:科学家发现多发性骨髓瘤新的生物标志物
2012年12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新加坡科学家们已经确定通常导致细胞死亡的分子FAIM可以作为一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来鉴别一种无法治愈的多发性骨髓瘤。 目前的标准治疗如化疗和干细胞移植通常不能治愈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平均生存期只有大约4年。FAIM分子可以是这些患者的治疗靶分子,可作为药物开发破坏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从而消除癌症。
Leukemia:科学家发现多发性骨髓瘤新的生物标志物
近日,新加坡科学家们已经确定通常导致细胞死亡的分子FAIM可以作为一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来鉴别一种无法治愈的多发性骨髓瘤。 目前的标准治疗如化疗和干细胞移植通常不能治愈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平均生存期只有大约4年。FAIM分子可以是这些患者的治疗靶分子,可作为药物开发破坏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从而消除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