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人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揭示一种凡综合症病因

ELISA检测表明与正常人iPSCs相比,凡综合症病人来源的iPSCs中TGF-β信号传导活性增强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证实被视为人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 ESCs)替代选择的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能够像ESCs一样真实反映基因疾病---比如凡综合症(Marfan syndrom

2012-11-18

斯科与瓦莱罗合资建设纤维素乙醇工厂

12月9日,从事纤维素生物燃料和综合生物加工的斯科(Mascoma)公司与美国最大的独立炼油商和领先的乙醇生产商瓦莱罗能源公司签约最终协议,在美国密歇根州金罗斯(Kinross)投资2000万加仑/年商业规模纤维素乙醇工厂。预计于2013年年底建成。 设施将使用斯科公司专有的综合生物加工(CBP)技术平台,可使硬木纸浆材转化成乙醇。

2011-12-19

Nucleic Acids Res:鉴别出抵御施伦贝格病毒感染的新靶点

2013年4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利兹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表示,在施伦贝格病毒中发现的关键结构部件或可作为抗病毒药物的新型靶点。

2013-04-19

Nat Commun:氏正钳蝎基因组测序完成

11月2日,武汉大学传出消息:由该校领衔并与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全球生物量最大的蝎种——氏正钳蝎(俗称东亚钳蝎)的基因组测序,由此揭示了蝎子这种独特的节肢动物适应模式。 该研究成果10月15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国际权威杂志《自然》子刊之一),武大李文鑫教授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李亦学研究员、李轩研究员是共同通讯作者。

2013-11-04

PLoS ONE:先蒿属系统演化研究获新进展

先蒿属(Pedicularis)全球有600多种,是列当科中最大的属,其中有2/3以上的种类集中分布于喜拉雅—横断山区,该地区是其物种多样化中心和特有中心之一。东喜拉雅—横断山区特有的斗叶组(Sect. Cyathophora)仅有7个种(其中1个种存疑),却拥有先蒿属全部四种基本花冠类型,它是研究先蒿属花冠演化和物种形成的模式类群。

2013-09-27

袁隆平获哈蒂尔科学奖 中国杂交水稻享誉来西亚

1月31日,在来西亚吉隆坡,来西亚前总理哈蒂尔(右二)为袁隆平(左一)颁发2011年“哈蒂尔科学奖”。新华社发(张纹综摄) 记者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悉,哈蒂尔科学奖基金会于北京时间1月31日,在吉隆坡为袁隆平颁发哈蒂尔科学奖。该组织认为:袁隆平以独创性思维和胆识,在热带主要作物水稻育种中,培育出创新型成果杂交水稻,给全球带来水稻生产及可持续性革命化的发展。

2012-11-19

Zoo Res:原野等建立树鼩慢性吗啡依赖模型

中缅树鼩 (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 属于攀鼩目(Scandentia)树鼩科(Tupaiinae)。因其具有原始灵长类动物的一些特征,所以与现代灵长类亲缘关系很近。与啮齿类动物相比,树鼩在模拟人类疾病模型方面具有亲缘优势;且树鼩个体小,繁殖快,易饲养。这些优势使树鼩可望在某些方面,替代猕猴等高成本非人灵长类动物,成为有效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