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不能同食的食物你知道吗?
米饭是中国人最常吃的主食,但是也不是什么都能和米饭一起吃的。所以你的饭桌上千万不要出现这些东西喔。 稻米:大米不宜与马肉、蜂蜜、苍耳同食。 鸡蛋:鸡蛋不宜与糖同煮;与糖精、红糖同食会中毒;与鹅肉同食损伤脾胃;与兔肉、柿子同食导致腹泻;同时不宜与甲鱼、鲤鱼、豆浆、茶同食。 猪肉(瘦):猪肉不宜与乌梅、甘草、鲫鱼、虾、鸽肉、田螺、杏仁、驴肉、羊肝、香菜、甲鱼、菱角、荞麦、鹌鹑肉、牛肉同食。
饭后适宜吃15种健康零食
爱吃零的人一定得看看这篇文章,呵。零食吃的适当也会有益身体健康,以下十五种零食饭后吃一些有益健康! 1.葵瓜子,可以养颜。葵瓜子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亚油酸的含量尤为丰富。亚油酸有助于保持皮肤细嫩,防止皮肤干燥和生成色斑。 2.花生,能防皮肤病。花生中富含的维生素B2,正是我国居民平日膳食中较为缺乏的维生素之一。
适度吃零食有助缓解紧张心理
很多人都爱吃零食,开心的时候吃,不开心的时候也在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魔力?心理学家认为,从性质上讲,吃零食行为与自我抚摸行为的机制是相同的。吃零食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满足肚子饥饿的需要,而在于对紧张情绪的缓解和内心冲突的消除。
PPTRP:思维和行为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
近日,一篇发表于国际杂志Psychology and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兰卡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双相型障碍患者的情绪波动或许会受到其思维的影响。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个体日常生活的经历如何影响其行为和此后的情绪。
Cell Reports:研究果蝇行为和细胞功能的新技术
2013年9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由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健康科学中心新奥尔良药理学Charles D. Nichols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地将一项新技术转化用来更好地学习果蝇的行为和细胞功能。 这种强大的遗传工具“Designer Receptors Exclusively Activated by Designer Drugs,简称为DREADD。
Science :耳缺陷与多动症行为有关
新的小鼠研究显示,内耳中的一种遗传缺陷可能会造成具有严重听力丧失的儿童的多动症行为。从前对儿童多动症的解释主要着眼于那些很难确认的社会-环境因素。这些发现为多动症可能有神经生物学的基础——而这开启了发现治疗新标靶的可能性——提供了早期的证据。Jean Hébert及其同事在年幼小鼠的内耳中通过敲除一个在耳中表达的被称作Slc12a2的基因而制造了耳蜗缺陷。
JAMA Neurol:神经变性疾病个体或经常发生犯罪行为
近日,一项发表于国际杂志JAMA Neurology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尽管阿尔兹海默氏症患者(AD)犯罪的可能性最小,但一些神经变性疾病的个体却经常会有一些犯罪行为。
Neurology:促食素受体拮抗剂可以用来治疗失眠
为了评估促食素受体拮抗剂能否作为一种新的治疗失眠的方法。美国迈阿密底特律的亨利福特医院睡眠中心和Merck Sharp & Dohme公司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2年11月28日的Neurology杂志上。研究结果显示:促食素受体拮抗剂能够成为一种新的失眠治疗方法。 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双期、交叉多导睡眠图研究。
J Virol:石正丽等食虫蝙蝠肠道中发现多种新型病毒
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采用宏基因组学方法,对我国蝙蝠肠道病毒首次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表在《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2012, 86(8):4620. DOI: 10.1128/JVI.06671-11)。 蝙蝠是哺乳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动物的第二大类群,也是已知的唯一具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
Stem Cells:鉴定出人胚胎干细胞不同寻常的利他行为
当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群体面临养分或氧气不足时,它们更倾向于选择“人人为己”而不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不像细菌菌落中细菌之间经常相互合作而一起茁壮成长,科学家们从没有观察到哺乳动物细胞彼此之间相互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