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成功研制消化道内光声/超声双模内窥成像系统
小编推荐会议:2018液体活检新技术与临床应用论坛 日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生物医学光学与分子影像研究室在光声消化道内窥成像领域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在国际上率先研制成功可进行360°全视场成像的光声/超声双模内窥成像系统,并可同时获取消化道壁血管(光声图像)和消化道壁组织结构(超声图像)的三维信息。相关科研成果以In vivo photoacoustic/ult
礼来新型抗炎药mirikizumab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显著提高临床&内镜缓解
2018年6月6日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制药巨头礼来(Eli Lilly)近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2018年消化疾病周(DDW2018)上公布了单抗类抗炎药mirikizumab治疗中度至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II期临床研究新的安全性及疗效数据。数据显示,在治疗的第12周,与安慰剂组相比,mirikizumab治疗组临床缓解率显著提高。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在
单个CAR-T细胞让癌症患者5年内保持无癌状态
2018年6月4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艾布拉姆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报道一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在2013年接受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T细胞(CAR-T细胞)治疗后因单个CAR-T细胞及其增殖时产生的细胞而发生病情缓解,从那以后在5年内保持无癌症状态,并且这些CAR-T细胞仍然存在于他的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患者肝内原位病毒学分析
乙肝病毒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病原体,也是引发慢性乙肝的元凶。根据国际卫生组织2015年估计,全球约有2.4亿慢性乙肝患者,大多分布在低收入及中等收入国家,每年约有78万患者死于慢性乙肝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癌。在中国,约有9300万慢性乙肝感染者,其中,由乙肝病毒引发的肝硬化和肝癌患者比例分别高达60%和80%。随着乙肝疫苗接种的推行,我国婴幼儿的乙肝阳性率有了大幅度的降低。但是,对于其他
FDA今日批准一周内第3款新药Doptelet 治疗血小板减少
今日,Dova Pharmaceuticals宣布美国FDA批准其子公司AkaRx的新药Doptelet(avatrombopag)片剂用于治疗计划接受医疗或牙科手术的慢性肝病(CLD)成人患者的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减少症)。值得一提的是,这是FDA在一周内批准的第三款新药,也是目前获批用于该用途的首款药物。血小板是骨髓中产生的无色细胞,帮助在血管中形成血凝块,防止出血。血
研究发现双侧枕顶联合皮质负责视听感觉整合中多模块信息输入的匹配过程
神经软体征,包含运动协调性、感觉整合等多种功能。以往研究证实,它是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群体敏感、特异、可靠和有效的生物学标记。最近的神经影像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软体征有对应的神经基础。大多数研究集中在运动协调性体征的神经基础上,而探究其他神经软体征的神经基础也是同样重要的。感觉整合是神经软体征之一,整合从不同感觉模块来的外部信号,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表征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很少有研究在健康和临
Alnylam又一RNAi疗法获顶线临床数据
2018年4月14日,Alnylam Pharmaceuticals宣布其RNAi疗法Givosiran在预防急性肝卟啉症的临床I期和临床I/II期开放标签延伸性研究中获得积极结果,与基线相比Givosiran最高可减少90%的卟啉症年发作率,如果正在进行的III期临床数据出色Alnylam预计今年年底递交Givosiran的NDA申请。急性肝卟啉症(Acute Hepatic Por
该领域的几十位顶尖学者纷纷出示证据回应!
基因编辑技术无疑是人类最了不起的发明之一,而基于CRISPR的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更是可以称之为分子生物学上的耀眼明珠,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之广泛,少有其他的生物医学技术能够望其项背。正是因为其显示出的巨大应用的前景,因此,基因编辑技术的一举一动似乎都在人们的“众目睽睽之下”。人们对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借此攻克诸多疾病,目前也有一些临床实验正在进行。既
Cell Host & Micro:新型鼻腔内RNA疗法有望靶向治疗西尼罗病毒感染
2018年4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RNA疗法来靶向治疗西尼罗病毒感染,这种创新性的方法或能降低患者脑部的病毒水平,从而促进机体免疫系统有效摧毁病毒,同时也能给患者带来抵御西尼罗病毒感染的长效保护机制,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ell Host & Microbe上。图片摘自:ssl.bing.com西尼罗病毒感染是一种蚊媒性
Science:从结构上揭示哺乳动物细胞内的蛋白转运
2018年3月25日/生物谷BIOON/---高等生物的细胞密集地分布着被称作内质网(ER)的管状膜网络。驻留在内质网中的复合物充当着核糖体的结合平台,其中核糖体是负责蛋白合成的细胞机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靶向运送到各种胞内和胞外位置上的蛋白。为了确保成功运送,这些蛋白中有许多在通过内质网膜时遭受化学修饰,从而携带着类似地址标签的分子标签。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美国和荷兰的研究人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