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生命早期的经验会微调大脑的面部处理系统
科研人员报告说,大脑的人脸视觉处理系统在生命早期的一个增强了的神经可塑性时期进行了微调。此前的研究提示这样一个时期在生命的头几个月存在,但是究竟神经回路是新建立的还是仅仅在这个时期进行了调整还不清楚。为了回答这个问题,Brigitte Röder及其同事研究了出生失明、至多14年后视力恢复的11个人,并且研究了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以及有部分视力的受试者。
PLoS Genetics:五个基因决定面部形态
2012年9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同卵双胞胎的脸近乎相同,与毫不相干的人相比,兄弟姐妹的脸非常相似。显然,脸部形态是由基因调控的。近日,一个国际研究团队鉴别出了决定面部形态的五个基因,相关论文发表在9月13日的PLoS Genetics杂志上。 为鉴别决定脸部形态的基因,大约一万个来自不同国家有欧洲血统的人参与了此项研究。
PloS One:傅小兰等发现恐惧表情识别成绩与左侧杏仁核体积存在关联
恐惧表情是人类恐惧情绪的外在表达,是人类的六种基本表情(高兴、愤怒、悲伤、厌恶、惊讶、恐惧)之一。正确识别该类表情对人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研究表明,杏仁核(杏仁核附着在海马的末端,呈杏仁状,
PNAS:科学家揭示面部识别的机制
一项研究提出,面部识别是由专门用于面部的大脑机制执行的,而且一套不同的机制则可能被用于处理一个人学会识别的其他对象。人们已经提出了面部识别机制的两个假说。
Scientific Reports:“狮尾狒狒”也能进行快速面部模仿
Scientific Reports发表了对“狮尾狒狒”(“旧世界”猴子的一种)快速面部模仿(RFM)的观察结果。这种快速的、自动的反应此前已在人类和猩猩中观察到,但没有在非猿灵长类动物中观察到,而这项研究表明,另一种灵长类动物也能够进行这种复杂的情绪交换。 RFM是一种快速的、无意识的反应,在其中一个个体模仿另一个个体的面部表情。
Science:黄蜂能识别彼此面部
日前,Michael Sheehan 等研究人员在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Specialized Face Learning Is Associated with Individual Recognition in Paper Wasps",称黄蜂具有高度发达的视觉识别能力,能识别其它黄蜂独特的面部特征,黄蜂之间识别彼此面部的方式与人类的一致。
PNAS:乌鸦的面部识别才能的神经基础
科研人员通过脑成像研究发现了乌鸦的记忆人脸能力背后的神经回路。John Marzluff及其同事此前证明了乌鸦拥有记住威胁性的或者中性的人的脸的不寻常能力,但是此前尚不清楚这种能力的神经基础。使用一种称为FDG-PET的脑成像技术——它测量经过标记的葡萄糖的吸收量,作为大脑活动的替代指标——这组作者报告说,当乌鸦看到此前在威胁性或关怀性环境下遇到的人脸的时候,大脑的不同区域会激活。
PNAS: 新型视网膜假体可让使用者识别面部信息追寻移动图形
最新发表在PNAS上的文章"Retinal prosthetic strategy with the capacity to restore normal vision " 报道了威尔康乃尔医学院科学家们在长时间储存视觉信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现有的用于盲人导航的假体只能识别光点和光形成的边界。这种新型仪器能够提供常规视觉信息的代码,这种代码很准确,甚至能够让使用者识别面部信息还能够追寻移动图形。
CDPS:人面部表情符号源于本能生理反应
目前,美国俄勒冈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上发表报告"What Are Emotion Expressions For?"证实,人类面部表情符号首先源自本能的生理反应,随着社会发展,才逐渐赋予了更多社会意义。 “喜怒哀乐”面部表情符号,传递着丰富多样的信息,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化的产物。
Modern Pathol:科学家揭示面部移植新见解
刊登在国际杂志Modern Path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为机体的排斥反应提供了新的见解,研究者发现免疫细胞T细胞参与了机体的排斥反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