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cell:癌症中长非编码RNA全解读
人类基因组包含大约20,000个蛋白编码基因,但这些基因只占人类基因组的不到2%,而基因组的70%都用以合成非编码RNA,但到目前为止,仍然缺少系统性描述长非编码RNA在人类癌症中变化的研究。大部分对癌症基因组变化的研究都聚焦在编码蛋白的一小部分基因组。
吴缅:竞争性内源长非编码lincRNA-32是肿瘤抑制因子
最近研究发现一个由c-Myc转录的新的长非编码RNAlincRNA-32,它可以和编码的FBW7mRNA竞争结合微小miR568;通过连接c-Myc的降解,这一ceRNA保持了c-Myc在细胞中的稳态。lncRNA-32通过对c-Myc的抑制作用起到了tumor suppressor的功能。
【盘点】非编码RNA与人类疾病关联性亮点研究
人类基因组计划揭示人基因组中有30亿个碱基对,其中1.5%能够编码蛋白质,98.5%是非蛋白质编码基因,这些基因序列一度被认为是垃圾基因。然而随后的ENCODE计划表明,大约75%的人类基因组能被转录成RNAs,当中74%是非蛋白编码RNA(ncRNAs)。
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长链非编码RNA功能研究
在2014肿瘤转化医学研讨会上,孙教授就“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长链非编码RNA功能研究”做了精彩演讲。孙树汉教授现任第二军医大学医学遗传学教研室主任,“遗传学”国家重点学科主任,全军医学分子遗传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第二军医大学遗传研究所所长。
从心脏病到癌症——长非编码RNA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
直到近几年才发现人类基因的70%是非编码RNA,非编码RNA不能翻译为蛋白质,但仍在人体中发挥重要作用。Stefanie Dimmeler是首批发现一个microRNA亚群在血管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研究人员之一,她最近获得了欧洲研究委
非编码RNA——洗白了的“垃圾RNA”
非编码RNA通常因不能编码蛋白质的RNA而被认为是“垃圾RNA”。随着对RNA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非编码RNA的突变或表达异常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非编码RNA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非编码RNA即不能编
2013非编码RNA从分子调控到临床应用前沿论坛——演讲嘉宾公布
"2013非编码RNA从分子调控到临床应用前沿论坛”将于10月30日~31日在上海召开,我们将邀请来自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针对当前研究热点及问题开展研讨,进而促进非编码RNA的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发展。
Hepatology:解析与肝癌微血管浸润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了一种与肝癌微血管浸润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以及其促进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这一RNA或可作为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患者无复发的生存率不良的预测因子。相关论文发表在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上(最新影响因子11.665)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