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研发的“新引擎”:2018 DNA编码化合物库研讨会隆重开幕
2018年6月29日,由生物谷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主办的2018 DNA编码化合物库研讨会在上海隆重开幕。本次会议邀请国内外DNA编码化合物库、新药合成与筛选相关科研院所顶级专家、制药企业部门负责人、CRO公司相关人员共聚一堂,探讨DNA编码化合物库的关键技术问题,在药物发现领域的最新应用,加快新药研发的进程。图:嘉宾合影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新药研发的“新引擎”目前,DNA编码化合物库
两篇Cell揭示非编码DNA导致晚期前列腺癌产生治疗抵抗性机制
2018年6月20日/生物谷BIOON/---两个研究团队着重关注促进治疗抵抗性的转移性前列腺瘤生长的表观遗传开关。这突出了探究癌症基因组中的基因调控和大规模结构变化的价值。在超过四分之三的抵抗激素阻断疗法的转移性前列腺癌中,一个被称作雄激素受体(AR)的治疗抵抗因子的编码基因和一个之前从未观察过的基因开关(即促进基因表达的增强子)可能发生多次重复。这些重复以及表明增强子是活跃的表观遗传标志在前列
研究发现长非编码RNA调控学习记忆新机制
4月30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以研究论文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强研究组题为Activity dependent LoNA Regulates Translation by Coordinating rRNA Transcription and Methylation 的研究论文,文章中首次发现并命名了长非编码RNA LoNA,揭示了L
Science:非编码DNA变异也会增加自闭症风险
2018年4月25日/生物谷BIOON/---近年来,科学家们已明确指出首次出现的基因突变(即新生突变)导致大约三分之一的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病例。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类新的罪魁祸首:非编码DNA区域中发生的罕见的遗传性变异,它们可能解释着余下风险因素(即除新生突变之外的风险因素)中的一些
科学家发现在乳腺癌基因表达中发挥关键作用的长非编码RNA!
2018年4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由德国和丹麦完成的最新研究发现了长非编码RNA表达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秘密。这些结果对于明白生命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动态调控有着重要影响。细胞被分成了具有特殊功能的几部分。DNA包含遗传信息,位于细胞核中。细胞核又分为可溶性核浆和不可溶的染色体。信使RNA(mRNA)编码蛋白质,这个该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长非编码RNAs主要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它们是
EMBO J:谁说非编码RNA没用?这个非编码RNA就控制这大脑早期发育!
2018年4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新研究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基因对于小鼠大脑发育至关重要。图片来源:Francis Szele自从2001年首次进行人类基因组测序以来,科学家们一直都对我们的大片DNA感到困惑,尽管它缺乏功能,但是还是被细胞转录成了RNA,但是为什么在不用于生产蛋白质的时候细胞也会产生RNA呢?也许这些所谓的非编码RNAs有关键作用,但是现在还不清楚。来自巴斯大
发现200个非编码基因突变可导致癌症!
2018年4月5日讯 /生物谷BIOON /——人体基因组中98%的DNA都不会编码蛋白质。与癌症相关的大量基因突变都发生在这些非编码区域,但是目前还不清楚它们如何影响肿瘤生长和发展。现在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医学院和MOoores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非编码DNA中几乎有200个突变在癌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每一个突变都代表着一个治疗癌症的新靶标。这项研究于近日发表在《Natur
对于BRCA突变携带者来说,肥胖会提高其DNA损伤的风险
2018年3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最近一项研究,携带BRCA突变的患者如果同时存在肥胖或者BMI过高的情况的话,那么他们乳腺细胞DNA的损伤程度将会更高。相关结果在最近于芝加哥召开的第100届内分泌学会会议上得到了展示。肥胖是目前已知的乳腺癌的风险因子,而对于BRCA基因突变携带者来说,肥胖人群患癌的风险要高于体型较瘦的人群。(图片来源:www.pixabay.com)&nb
PNAS:电子烟能够导致DNA损伤,增加癌症风险
2018年2月15日/生物谷BIOON/---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在吸电子烟(e-cigarette)时吸入的尼古丁会让小鼠心脏、肺部和膀胱中的DNA遭受损伤,而且也会让体外培养的人肺细胞和膀胱细胞中的DNA遭受损伤。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1月29日在线发表PNA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E-cigarette smoke damages DNA and reduces repair activity
PLoS Genet:参与DNA损伤修复的基因突变导致多发性硬化的发生
2018年2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研究者们发现了两个与多发性硬化相关的基因位点。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PLOS genetics》杂志上。人类的血统特征能够帮助遗传学家追踪疾病的家族史,以及找到关键的基因突变。对于单基因突变来说这种手段十分有效,但对于复杂的疾病来说,血统学手段则达不到相当的效果。在最近这项研究中,作者开发了一种新的手段,能够分析高危型的血统特征(即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