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O Rep:小型非编码RNAs或可用于预测癌症的发生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MBO Report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特殊类型的非编码RNAs的水平差异可以用于区分癌性和非癌性组织,小型非编码的RNAs也可以被用于将癌症病人分为不同的亚类来预测其不同的预后结果。
PNAS:美发现不同的植物种类有相同的DNA编码
近日,密苏里大学发现,在多种植物基因组完全不同的区域中发现相同的DNA序列。Dmitry Korkin是计算机系的助理教授,也是该论文的主要作者。“之前没有人能够完成这样一规模的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PNAS杂志上。 当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宣布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倡议”后,对大量数据进行官方分析成为国家的重中之重。
崔庆华:在长非编码RNA的世界中,一定存在着长非编码RNA中的P53, PTEN
编者按:去年年底,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世界上首次创建并发布了长非编码RNA疾病数据库( LncRNADisease),这一数据库收录了160多种和长非编码RNA有关的疾病,并集成了一个生物信息学工具用以预测新的人类长非编码RNA和疾病的关系。
Oncogene:长链非编码RNA与免疫细胞癌变研究获进展
Abelson鼠白血病病毒(A-MuLV)是一种可以诱导小鼠淋巴细胞癌变的逆转录病毒,v-Abl是A-MuLV的癌基因。Bcr-Abl癌基因是由位于人类9号染色体的c-Abl基因和22号染色体的Bcr基因断裂易位融合而成,编码的Bcr-Abl融合蛋白可以诱发人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长链非编码RNA与免疫细胞癌变研究获进展
Abelson鼠白血病病毒(A-MuLV)是一种可以诱导小鼠淋巴细胞癌变的逆转录病毒,v-Abl是A-MuLV的癌基因。Bcr-Abl癌基因是由位于人类9号染色体的c-Abl基因和22号染色体的Bcr基因断裂易位融合而成,编码的Bcr-Abl融合蛋白可以诱发人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Protein Cell:生物物理所揭示人类心肌细胞和神经干细胞的基因组DNA甲基化图谱
2013年10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心脏病和神经系统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无论在发达还是发展中国家,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居高不下,给公共卫生事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负担。追根溯源,心脏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是心肌和神经细胞(或神经前体细胞)的功能或器质性损伤。体外获得高纯度且富有活力的人类心肌和神经(干)细胞并鉴定其特征性分子标记物是认识和干预这些疾病的必要手段。
唐元家:非编码RNA在自身免疫病关键致病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
编者按 :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往往是由于一些基因表达调控紊乱引起的,编码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各个环节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非编码RNA调控网路紊乱参与了人类一些重要复杂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非编码RNA的研究是目前国际研究热点,其中miRNA参与自身免疫病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lncRNA(长链非编码RNA)在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还有待深入研究。
Mol Cell:非编码RNA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吴缅、梅一德教授研究组揭示了长片段非编码RNA通过调控肿瘤细胞瓦伯格(Warburg)效应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