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盘点: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亮点研究

小编整理了三位诺奖获得者近年来的一些亮点研究论文,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可以对三位科学家的研究领域及大脑GPS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2014-10-09

阿斯利康与德国普朗克分子生理学研究中心合作进行心血管疾病虚拟研发工作

阿斯利康与德国普朗克分子生理学研究中心合作进行心血管疾病虚拟研发工作

2014-07-10

2011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Jules A. Hoffmann

朱尔·A·奥夫曼(Jules A. Hoffmann,1941年8月2日-),出生于卢森堡埃希特纳赫,法国国籍。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管理委员会理事长,2007年成为法国科学院院长。因发现如何激活先天免疫而与鲁斯兰·麦哲托夫和布鲁斯·博伊特勒分享2011年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

2012-02-02

2011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Bruce A Beutler

布鲁斯·博伊特勒:(Bruce A Beutler,1957年12月29日-)美国免疫学家和遗传学家,出生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他于1981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D),之后在纽约的洛克菲勒大学和达拉斯的德克萨斯大学从事科学工作,并发现了LPS(细菌脂多糖)受体。

2012-02-02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北京时间10月3日下午5点30分,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美国、法国三位科学家因在免疫学方面的发现获奖。其中一半的奖金归于Bruce A. Beutler和Jules A. Hoffmann,获奖理由是“先天免疫激活方面的发现”;另一半奖金归于Ralph M. Steinman,获奖理由是“发现树枝状细胞及其在获得性免疫中的作用”。

2012-11-19

Protoplasma:文彬等揭示超低温保存对顽拗性种子的生理学影响

目前来说,超低温保存被认为是唯一能够实现顽拗性种子长期保存的方法。然而,在过去的30年中,许多顽拗性种子的超低温保存试验都已失败告终,迄今为止仅有少数顽拗性种子通过超低温技术成功的长期保存。其主要原因是,从液氮中取出种子后会造成顽拗性种子活力的丧失,这称为超低温伤害。尽管在超低温保存过程中超低温伤害是很普遍的现象,但是其背后的相关机理还未有完整的阐述。

2012-08-07

第3期:2011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1年10月3日17点30分,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三位科学家因在免疫学方面的发现获奖。其中一半奖金归Bruce A. Beutler和Jules A.Hoffmann,获奖理由是“先天免疫激活方面的发现”;另一半归于Ralph M.Steinman...

2012-04-10

201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率先公布

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科学家James Rothman, Thomas Sudhof, and Randy Shekman 因在细胞内运输囊泡的成果获得此奖。

2013-10-07

细胞囊泡及其运输亮点研究汇总——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研究领域

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科学家James Rothman,Thomas Sudhof,and Randy Shekman因在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成果获得此奖。

2013-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