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七院团队开发多价猴痘mRNA疫苗,动物试验保护率达100%,正联合虹信生物推进临床转化
近期,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查高峰副研究员和詹晓勇副研究员团队开发出多价猴痘 mRNA 疫苗,攻毒实验显示能够 100% 保护小鼠免受痘病毒攻击且多种指标证实其安全性良好。目前这项研究成果已经以“Mpo
2023-08-01
Nat Aging:给年老恒河猴注射klotho蛋白可改善它们的认知能力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耶鲁大学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将一种名为klotho的蛋白注射到年老的恒河猴体内,导致工作记忆和它们完成某些任务的能力得到改善。相关研究结果于20
2023-07-09
中国科学| 猴痘病毒mRNA疫苗的动物研究揭示多价抗原的增强保护机制
2023年6月1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病毒与免疫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长春兽医研究所、分子植物卓越中心中科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春中医药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临港实
2023-06-07
猴痘病例再现!华大智造病原微生物靶向测序产品组合助力“一锤定音”
近日,北京市医疗机构报告两例猴痘病毒感染病例,其中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另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的关联病例。目前,两病例正在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情况稳定。
2023-06-13
Cell封面:谭韬团队等开发食蟹猴胚胎体外发育3D模型,揭示早期器官发生的调控机制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能够支持食蟹猴胚胎体外发育至早期器官发生的3D培养体系,并系统研究了非人灵长类从原肠胚形成到早期器官发生过程的重要细胞组成及谱系分化轨迹,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了解人类胚胎发育畸形孕早期流产
2023-05-15
非洲猪瘟病毒致病机制和疫苗研发方面取得新进展
非洲猪瘟(ASF)是猪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烈性传染病,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ASF基因组有180 kb,可编码150-200种蛋白质,且有一半以上的蛋白功能尚不清楚。
2023-04-24
研究人员揭示绿瘦蛇体色差异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家堂研究团队结合透射电镜、组学测序和功能实验等技术手段,探讨了体色多态性蛇类——绿瘦蛇(Ahaetulla prasina)体色差异的分子机制,揭示了SMARCE1基
2023-03-22
Cell子刊:BMAL1敲除对食蟹猴肠道菌群节律性波动影响的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该研究发现生物节律核心调控蛋白BMAL1在食蟹猴肠道可直接结合H2O2合成基因NOX1启动子区的BMAL1识别基序来激活其表达,使肠腔中H2O2含量呈现节律性波动
2023-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