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Interface:气候变暖或致昏睡病向非洲南部蔓延

11月10日,据媒体报道,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非洲锥虫病(俗称昏睡病)正向南部非洲蔓延,这可能导致更多人面临患病危险。 联合国气象学家2007年提出,全球气温将因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多寡上升1.1摄氏度到5.4摄氏度。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肖恩·穆尔为首的科学家就此进行电脑模拟研究,推算未来数十年中传播昏睡病的采采蝇及其携带锥虫寄生虫的变化情况。

2012-11-19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称珍稀物种非洲西部黑犀牛灭绝

非洲西部黑犀牛正式宣告灭绝 非洲西部黑犀牛于11月10日宣告灭绝,该消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宣布。IUCN同时表示,犀牛的另外两个亚种也将面临同样的命运。 中非的北部野生白犀牛可能已经灭绝了,而越南的爪哇犀牛也可能已经灭绝,也许就在2010年,偷猎者杀死了最后一只。 少量的但逐渐减少的犀牛家族的幸存者,目前存活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

2015-03-26

PNAS:母亲或影响儿子的生育

一项研究提出,在某些平等主义的灵长类种群中的母亲可能促进他们的儿子的生殖成功。 Karen Strier及其同事调查了生活在巴西Minas Gerais的受保护森林Reserva Particular do Patrim?nio Natural Feliciano Miguel Abdala保护区的绒毛蛛猴的父亲血缘。

2011-11-08

非洲多地因变种病毒致粮食作物减产

木薯是非洲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眼下一种新变种的木薯褐色线条病毒(cassava brown streak disease)正在非洲地区快速传播,使得当地主要粮食作物收到严重威胁。而由于乏足够的研发资金,病毒暂时还未得到控制。 木薯是布隆迪、卢旺达、乌干达及刚果(金)等多个非洲国家的主食之一,非洲人习惯将木薯加工成颗粒、粉或者块状,当然也可以直接蒸、炸、煮、烤。

2015-02-15

变种病毒使非洲多个地区粮食作物减产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一种木薯病毒大势侵略非洲,威胁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称,这种木薯褐色线条病毒(cassava brown streak disease)为一新变种,传播速度非常快,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研发资金,病毒暂时还未得到控制。

2015-02-15

非洲海岛上可怕的食人树

1978年,殖民列强在设法教化和征服那些偏远地区的人们的时候,发现这个世界竟是如此怪异。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传回伦敦、布鲁塞尔和柏林,他们提到了遥远的陆地、失落的城市以及在动物园里所看不到的动物,当然,他们讲述的很多故事都夸大了,而且大部分将随着时间流逝,被人们遗忘。但是马达加斯加岛上的荒野丛林和有关它的传说,却很难被人淡忘。

2015-03-27

2011年上半年高锰酸钾对非洲出口统计

国别 出口额(万美元) 全球 56.46 中东 42.86 非洲 56.46 1 埃及 26.48 2 南非 13.6 3 突尼斯 11.04 4 摩洛哥 5.34 (生物谷Bioon.com)

2011-08-23

陈小平等发现应用茚地那韦有预防疟原虫感染的作用

近日,美国微生物学会会刊AntimicrobAgentsChemother(简称AAC)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陈小平课题组关于HIV蛋白酶抑制剂(HIV-PI)茚地那韦治疗和预防猴疟疾感染的科研论文。该研究证实在治疗HIV感染的临床用药剂量下,茚地那韦能有效抑制猴子体内的疟原虫繁殖,同时发现应用该药有预防猴疟原虫感染的作用。

2012-11-19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新添两只“同父异母”滇金丝

近日,两头“同父异母”的两只可爱的金丝猴宝宝同一天顺利诞生,这是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人工繁殖的子二代滇金丝猴,目前健康状况良好。 上世纪80年代,昆明动物研究所就开展了滇金丝猴的迁地保护和人工驯养繁殖的研究,并获得成功,经过20多年的人工驯养繁殖,在人工繁育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滇金丝猴保护等提供重要科学依据,该种群正在不断扩大。

2015-03-26

非洲儿童饿出大肚子的原因

 营养不良是许多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肚子肿胀是严重营养不良的明显症状之一。疾病尽管腹部肿胀或许是恶性营养不良最有辨识度的特征,但是它还有其他更常见的症状。包括双脚和脚踝肿胀(指压性水肿)、牙齿脱落、

201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