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布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的调控网络及其分子机制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指南的通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遵循“有限目标、稳定支持、集成升华、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前沿中的重大战略需求,重点支持我国具有基础和优势的优先发展领域。
非酒精性脂肪肝生物标志物已经被识别
在欧盟国家中有40%的个体都遭受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痛苦,在当前富裕社会下这种疾病的流行率越来越高,其也是个体糖尿病和体重过度增加的直接结果,当前研究者并不可能预测这种疾病的未来发展情况,而其直接的结果似乎只能是肝硬化和肝癌,此外其也会增加个体患心脏病发作及肾脏损伤的风险,未来研究者或将利用不同生物标志物的风险评分来对该疾病进行预测。
Cell:EGFR在自噬发生过程中的激酶非依赖性作用
近日,国际生物学顶尖期刊cell 刊登了来自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Richard A. Anderson研究小组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他们通过研究发现非激活型EGFR能够通过与癌蛋白LAPTM4B相互作用参与自噬起始过程,而这一过程并不依赖于EGFR的激酶活性。这条信号通路可能对于控制肿瘤代谢,在代谢应激情况下促进肿瘤细胞存活具有重要意义。
揭示冠状动脉斑块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内在关联
近日,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利用冠状动脉成像技术(CCTA)揭示了高风险冠状动脉斑和常见肝病之间的紧密关联,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Radiology上。
非梗阻性冠状动脉病和患者心脏病发作风险升高直接相关
刊登在国际杂志JAMA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科罗拉多卫生保健系统的研究人员通过对约3.8万名病人的研究揭示,那些被诊断为非梗阻性冠状动脉病(CAD)的病人在其确诊一年后患心脏病发作或死亡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JTO: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和无肿瘤化DNA的特殊突变或存在高度一致性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上的刊登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国外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恶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中循环的无肿瘤DNA(ctDNA)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和病人肿瘤组织中的DNA的突变直接相关。
大肠癌新型非侵入性筛查方法:分析肠道微生物
根据发表在Cancer Prevention Research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证实:与临床危险因素评估和粪便潜血试验比较,肠道菌群的分析更成功地区别癌前腺瘤性息肉和侵入性结直肠癌。
Cell Metab:研究揭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胆固醇代谢异常
近日,来自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病人机体中异常胆固醇生产和代谢的分子改变,这或许可以解释病人肝脏疾病的严重性以及患者心脏健康的风险。据估计,三分之一的美国人都有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和心脏及肝脏致死风险的增加直接相关。 研究者们的发现或可以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而且可以使临床医生更深入地评估心脏血管疾病的风险以及发明出新的方法来降低个体NASH发病的风险。
Cell Metab:日研究阐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
7月4日,日本横滨市立大学和大阪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宣布,他们首次弄清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他们确认,一些肥胖者的肝脏会与肠内的细菌发生过敏反应,从而导致肝部发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多由肥胖引起。它是指患者无饮酒史,但病理学上和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有相似的病理状态,比如也有肝细胞脂肪变性、肝小叶炎症,有时也有“酒精”玻璃样变性和肝纤维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