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研究揭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神经学机制
近日,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利用果蝇和小鼠进行研究发现了动物体内生物钟究竟如何发挥作用,在早上将其唤醒又在晚上使其睡去。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上。
Baxalta新血液病药物静待FDA批准
一年前制药巨头百特宣布对旗下业务进行重组并拆分成两家公司。血液分析部门继承了百特医疗这块金字招牌,而余下的各个部门组合形成一个名为Baxalta公司的新公司。
房静远:胃肠癌发生与预防的相关信号通路与表观遗传修饰
在2014肿瘤转化医学研讨会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主任房静远教授介绍了胃肠癌发生与预防的相关信号通路与表观遗传修饰。 房教授是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主任、主要从事胃肠癌的临床研究工作。
人大代表陈静瑜为600万尘肺病提案
人物简介: 陈静瑜,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国际心肺移植学会会员、中华器官移植学会委员、江苏省肺移植中心主任、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对于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来说,3月11日绝对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他正式向人大提交了《关于切实解决尘肺病患者医疗救助相关问题的建议》的议案。
房静远:调控表观遗传修饰或信号通路可预防大肠肿瘤
4月18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4肿瘤转化医学研讨会在上海好望角大饭店隆重开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房静远教授参加了此次大会并发表了题为“胃肠癌发生与预防的相关信号通路与表观遗传修饰”。
保持年轻态,饮食低热量
古语“吃什么像什么”已经流传了很多年了,如今一项最新研究提示我们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卡路里(热量)摄入。来自纽约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饮食中热量的减少或可阻断机体中和老化及大脑中记忆形成相关的900多个基因活性水平的升高及降低。
Dev Cell:神经元电活动可以调控静息态小胶质细胞运动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所的研究人员采用活体共聚焦和双光子成像等多种技术,发现了静息态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的双向功能调节,这首次证明了神经元电活动可以调控静息态小胶质细胞的运动,并揭示了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活动的稳态调节,为神经-免疫交叉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相关成果公布在Developmental Cell杂志上。
PNAS:朱平等病毒转录态原子模型获进展
4月6日,PNAS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平研究组和孙飞研究组合作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用冷冻电镜三维重构方法,首次解析了处于转录过程中的双链RNA病毒的近原子分辨率(4.1Å)三维结构,并构建了该病毒转录态的全氨基酸原子结构模型。
Nature:研究揭示激发态β2-肾上腺素受体的结构
该研究报告了与不同激动剂(即BI167107、hydroxybenzyl isoproterenol和内源性激动剂“肾上腺素”)形成复合物的、完全具有活性的人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的三个结构。 β2AR是一种“G-蛋白耦合受体” (GPCR),后者是很多临床药物作为作用目标的普遍存在的膜蛋白。我们对它们与其内源性激动剂相结合的分子过程及其激发效应蛋白的分子过程仍很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