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cleic Acids Research:刘光慧/项鹏/曲静合作揭示控制灵长类衰老的节律开关
昼夜节律机制调节哺乳动物的睡眠-觉醒周期、新陈代谢、免疫功能和繁殖等生理活动与外界24小时昼夜循环相协同,从而维持机体组织和细胞生理活动的动态平衡。节律紊乱通常被认为是机体加速衰老的重要诱因。然而,核心节律机制如何调控灵长类的衰老仍知之甚少。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中山大学项鹏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曲静研究组合作在 N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贺静团队解读m6A修饰在儿科癌症中的最新研究取得进展
以胶质瘤、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为代表的儿科癌症往往威胁着儿童健康,造成预后不良。近年来腺嘌呤N6位置的甲基化修饰(m6A修饰)着重于靶向治疗儿科癌症。RNA中的m6A修饰通过表观遗传机制影响转录后的基因表达,从而决定了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在癌症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关于m6A修饰对于儿科癌症的作用仍是值得探究,在研究中发现胶质瘤
Alzhe & Demen:机体静息心率的上升或与个体痴呆症风险的增加有关
来自瑞典卡罗琳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老年时静息心率升高或许是痴呆症发生的一种独立风险因素;由于静息心率很容易测定,并且其能通过锻炼或药物疗法来降低,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其或能帮助他们识别出痴呆症风险较高的人群以便进行早期干预。
随访12年的研究发现,60岁及以上老年人静息心率≥80次/分钟与痴呆症风险增加55%有关丨
大家平时会关注自己的静息心率吗?就是完全放松的非运动状态下的每分钟心跳次数,其实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健康指标,不止一项研究表明,静息心率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甚至比传统的风险因素影响更大,而心血管疾病又是痴呆症的已知风险因素,那么,静息心率升高是不是也与痴呆症有关联呢?最近发表在Alzheimer's & Dementia杂
基于三重态湮灭机制上转换发光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在生物体这个巨大的“超分子组装体”中,信息交互都是多通道的,不仅通过手性信息通道,也会通过离子、电子、光等能量通道。这些多通道信息的集成和协同的表达对生命体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理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人工自组装体系中,将多种信息通道集成在一起研究也可能产生一些新的功能。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段鹏飞课题组一直围绕着超分
Cell Reports:研究揭示人源N型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CaV2.2的关闭态失活与药物调控机制
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CaV)广泛存在于人体中,与肌肉收缩、神经递质释放、疼痛感知等一系列重要生理过程密切相关。N型钙离子通道CaV2.2主要存在于神经细胞的突触前膜,可以控制神经递质的释放。此外,CaV2.2也参与疼痛信号的传递,因此也被视为止痛药筛选的重要靶标之一。电压门控通道存在三个典型状态:静息态、开放态和失活态。钙离子通道的失活状态是防止
研究揭示胞内致病聚集态蛋白质的极性异质性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蛋白质折叠化学生物学创新特区研究组研究员刘宇团队,与山东大学教授刘晓静、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王磊、大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高振明合作,通过发展对蛋白质错误折叠与聚集敏感的溶剂致变色荧光探针,定量测量了胞内多种致病蛋白质的内部极性微环境。该工作揭示了聚集态蛋白质在微结构与种类上的极性差异性,并建立了蛋白质聚集态极性与其致
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共情相关静息态功能连接的改变
日常生活中,为了有效地沟通以及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人们需要准确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意图。共情是理解和分享他人情绪体验的能力,包括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两个成分。前者涉及分享他人情绪体验的能力,而后者主要指理解他人情绪状态的能力。已有研究指出,双相障碍患者在认知共情上存在缺损,但在情感共情成分上的结果不一致。此外,双相障碍患者认知和情感共情异常
天坛生物「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获批临床
近期,天坛生物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所属国药集团武汉血液制品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武汉血制”)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同意武汉血制开展“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pH4)”临床试验。人免疫球蛋白(pH4)系由健康人血浆,经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分离纯化,去除抗 补体活性并经病毒去除和灭活处理制成。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