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重大突破:复旦大学徐建有望终结流感

 复旦大学徐建青博士如果只需要注射一次疫苗就可以终身不得流感,这该多好啊。现在科学家们似乎找到了制造这种疫苗的关键。复旦大学和墨尔本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有一种杀死流感的免疫细胞可以记住病毒株。这项

2015-05-18

2012国家杰基金建议资助名单公布

根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2012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予以公布。 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有违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或其他学术不端行为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在15日内(8月8日——8月22日)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提出书面异议。

2015-03-27

太平洋群岛发现陆生:上岸进行求爱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最新研究发现,鱼儿并非离不开水,太平洋高冠鳚就是一个鲜活实例,这种陆生鱼生活在密克罗尼西地区,它们在海岸上进行社交和求爱活动,不过它们不能远离水源,因为它们是靠腮和皮肤呼吸,一旦皮肤完全变干,它们就会窒息死亡。 1.离开水体的鱼 离开水体的鱼 有时候一条离开水的鱼并不会令人感觉到“鱼儿离不开水”,至少如果它是一条太平洋高冠鳚(如图所示),结果就会如此。

2015-03-27

娃娃全基因组测序启动

近日,娃娃鱼全基因组测序计划已全面启动,该计划由Macrogen千年基因和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徐存拴教授以科研合作的形式共同启动,将沿用目前国际公认的de novo测序方案(454&454+测序平台为主,结合多种平台)完成娃娃鱼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并将于国际上首次绘制其全基因组图谱。

2015-03-26

小小斑马科研有大用 与人相似透明可供观察

一种不过指甲大小、身上有着斑斓花纹的热带鱼,将有一天给我们带来显著的健康益处。当然,这不是说要把它做成佳肴端上餐桌,这种小鱼的真正用处是在科学家的实验室里。 这就是斑马鱼,它因身上的斑纹而得名。近些年来,这种原产于印度、孟加拉国等地水域的小鱼成为世界各地实验室的宠儿,被广泛用于药物测试等领域。

2015-03-26

2012年外学者研究基金第二批初审项目公布

2012年度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第二批项目的推荐工作已经结束。请以下各依托单位和专家关注基金委网站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专版”(http://www.nsfc.gov.cn/Portal0/default175.htm)的相关信息,并在2012年9月25日前...

2015-03-27

盘点世界9大怪异动物:中国娃娃名列榜首

据国外媒体报道,从成年人一般大的娃娃鱼到捕食海洋动物的鱼和蟹,世界上充满了一些真正怪异的动物。他们各自有不同的生态用途,而且,这些怪异的动物都有其令人好奇的本事。以下是地球上9大最怪异的动物: 1、中国娃娃鱼 娃娃鱼学名大鲵,因“唔哇、唔哇”的叫声酷似婴儿啼哭而得名,是中国独有的珍稀两栖有尾动物,主要栖息在洞穴、暗河中,其历史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素有“活化石”之称。

2015-03-27

Development cell:应用CRISPR-Cas9实现斑马组织特异性基因敲除

近日,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Development cell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利用基于CRISPR-Cas9技术开发的载体系统在斑马鱼上实现了组织特异性基因敲除,这对于以斑马鱼为主要研究工具的科学家们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2015-03-26

中国科学家首次敲除斑马1号染色体全基因

10日,斑马鱼1号染色体全基因敲除计划结题会暨第二届全国斑马鱼PI大会开幕式在武汉召开。会上科学家们宣布,中国科学家基本敲除了斑马鱼1号染色体上的1333个基因,这也是世界上科学家首次完成斑马鱼1号染

2015-03-26

吃水煮的坏处

水煮鱼这道本是来自重庆的特色菜,因其特有的超麻辣口感、浓重的颜色和油汪汪的鱼片,大大刺激了人们的食欲,成了大江南北人们普遍爱吃的一道菜。但食用水煮鱼究竟对人的健康有哪些影响却少有人关心。 曾有媒体报道:有人因猛吃水煮鱼而造成“软组织脓肿”。虽然最后医生说这只是极个别现象,但因吃水煮鱼后脸上长痘、上火、胃部不适的反应,却是许多人常碰到的事。

201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