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药总局提示关注阿德福韦酯的低磷血症及骨软化风险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第64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示关注阿德福韦酯致低磷血症及骨软化风险。阿德福韦酯于2005年在我国上市,有片剂和胶囊两种剂型,临床上用于治疗有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复制证据,
成都生物所发明糖原酸酯的制备方法
6月29日,从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科技处获悉,该所发明的“糖原酸酯的制备方法”获得中国发明专利证书。 糖原酸酯是有机合成工业中的重要中间原料,为解决目前糖原酸酯制备方法中对环境污染大和成本高等问题,该所研究人员将溴代糖溶解于乙腈或二氯甲烷中,再加入四丁基溴化铵和碳酸氢钠和醇和4?分子筛,在25~40℃下搅拌反应,得到糖原酸酯。 本发明具有污染小、成本低、反应速度快、产率高等优点。
迈兰推出依托咪酯注射液USP
2012年8月6日讯 /生物谷BIOON/ --迈兰(Mylan)今天宣布,其依托咪酯注射液USP(2mg/ml)简化新药申请(ANDA)获得了FDA的批准。 该药是Hospira公司Amidate注射液的仿制药,该药用于静脉注射诱导全身麻醉。依托咪酯注射液USP最近在美国市场面临短缺。
达比加群酯成本效益和临床疗效比利伐沙班更优
该分析结果基于RE-LY®研究 (达比加群酯)和Rocket AF研究 (利伐沙班)数据的间接比较 德国殷格翰2012年8月28日电 /美通社亚洲/ -- 在缺少头对头比较研究的情况下,发表在《血栓形成和止血》杂志上的一篇综合性分析[1]针对Pradaxa®应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的疗效和成本效益与利伐沙班进行了间接比较。
PLOS ONE:营养所研究人员在青蒿素类化合物抗肿瘤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随着我国科学家凭借对青蒿素类药物的研究获得2011年国际拉斯科临床医学大奖,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再度成为举世瞩目的明星分子,其中双氢青蒿素(DHA)是青蒿素的主要代谢产物和活性最强的一种衍生物。近年来,王慧研究组对青蒿素类化合物的抗肿瘤功能及机制开展了多项研究,已发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卵巢癌、肝癌的抗癌效果并探讨了其作用机制。
帝人改良植物性生物聚碳酸酯树脂技术,提高耐热性及耐冲击性
帝人公司日前改良了植物源生物聚碳酸酯树脂产品“PLANEXT”的技术。通过改变分子设计,使得耐热性及耐冲击性比以往的PLANEXT有了提高,解决了与用石油制造的聚碳酸酯树脂相比所存在的问题。改良型产品名为“PLANEXTD-7000”。 PLANEXT是环保型树脂,植物成分高达70%,所用的原料是用从玉米粒等中提取的淀粉制成的一种化合物异山梨醇(Isosorbide)。
Nature:科学家用面包酵母生成抗疟药物青蒿素
2013年4月11日讯 /生物谷BIOON/--这周三,美国科学家表示他们已经用面包酵母,成功制造出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成分。 近几十年来治疗疟疾的革命已经来临,其有效成分来自中国的传统草药--青蒿素药物。但天气影响植物的收成,造成药物短缺和价格暴涨。
Hepatology:替诺福韦酯或可成为青少年HBV患者的有效疗法
2012年12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临床试验近日研究发现,成年人的抗病毒药物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F),对于治疗携带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青少年携带者是安全且有效的,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Hepatology上。 慢性乙肝在全球影响着大约3亿5千万人的健康及生活,每年有600,000人死于慢性乙肝。
“十二五”863计划“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生物-化学组合合成技术”等4个课题现场检查工作顺利完成
为进一步加强对863计划立项课题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过程管理,根据863联办统一部署,2012年10月23日至11月1日,生物中心工业生物技术处组织有关专家分别赴安庆和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意可曼科技有限公司和长春大成新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PNAS:与疟原虫耐受青蒿素有关的遗传位点
一项研究发现了与青蒿素耐药性有关的4个恶性疟原虫的遗传位点。大多数疟疾流行的国家在联合疗法中使用青蒿素作为治疗恶性疟原虫的一线疗法。Christopher V. Plowe及其同事对从最近出现了对青蒿素耐药的恶性疟原虫的柬埔寨西部、孟加拉国和泰国进行的青蒿素疗法有效性临床试验中收集的恶性疟原虫DNA的8079个单核苷酸多态(SNPs)——这是一种遗传变异的形式——进行了遗传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