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青春期开始使用大麻和神经心理健康

一项研究提示,特别是在青春期开始使用大麻的人群当中,持续使用大麻可能与神经心理的衰退有联系。Madeline H. Meier及其同事对1972年到1973年间出生于新西兰但尼丁(Dunedin)的1037人的群体中的持续使用大麻情况和神经心理功能的联系进行了研究,并且对他们随访到了38岁。这组科研人员发现,报告了持续使用大麻的研究对象表现出了比其他受试者更大的智商衰退。

2012-11-18

Science:青春期环境压力的表观遗传学影响

青春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Johns Hopkins的研究人员发现,青春期一种应激激素水平升高会通过表观遗传学修饰影响关键基因的表达,从而使易感者产生严重的精神疾病。该研究发表在最近一期的Science杂志上,给精神分裂症、严重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防治带来了广泛启示。

2013-01-20

Nature:利用FGF2抑制剂让老化的肌肉恢复青春

2012年9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总医院的研究人员首次鉴定出一种关键性蛋白因子在老化期间导致肌肉的修复能力下降,并且发现利用一种常用的药物在小鼠体内阻止这种过程。尽管这只是初步研究,但这些发现有助于揭示肌肉如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遭受损失从而导致肌无力。相关研究结果于近期刊登在Nature期刊上。

2012-11-18

青春期如何影响脑血流量的性别差异

一项研究提出,青春期男性和女性的脑血流量有显著差异,而且可能受到了在青春期出现的性别特异性变化的影响。已知人类成年女性的大脑血流量高于男性,为了确定这类性别差异何时出现,Theodore D. Satterthwaite及其同事研究了来自费城神经发育队列的922名8-22岁的青年人的大脑血流的发育。

2014-05-27

Genes & Dev:让衰老细胞“焕发青春

近日来自法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功能基因组研究所“基因组再塑和衰老”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将来自百岁高龄老人的供体细胞在体外重编程为了具有高活力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并证实经过这一“活力再塑”处理后,所有的细胞均获得了再分化的能力。这些结果标志着科学家们在iPSC研究方面又取得一项突破性的进展,并推动再生医学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2012-11-18

JID:痤疮产生新机制——抗疫苗开发成可能

痤疮俗称青春痘,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一两颗小疙瘩,但有些人却患有严重的痤疮,这会带来他们社会性和身体上的痛苦。然而时至今日,造成严重痤疮的病理原因仍然是一个谜,现有的治疗方法也并不总是有效。

2013-06-19

有些食物“青春亮丽”会害人

不要被一些食物新鲜亮丽的外表所迷惑,想要入腹,再等等。 吃的东西,不论是从营养的角度还是从口感的角度来说,都是越新鲜越好,这是新新主妇丽清的想法,也代表了绝大多数家庭主妇的观点。不新鲜的食品不仅不能带给人们能量,反而常常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然而,丽清偶尔在网上看到一则“食用新鲜黄花菜多名民工中毒”的消息,让她心惊肉跳。

2015-02-13

六种紫色蔬果让你永葆青春

紫色蔬果里富含的“花青素”,是天然色素多酚类物质中的一种,除了具备很强的抗氧化力、预防高血压等作用之外,还能有效保护视力。蔬菜的营养价值高低遵循颜色由深到浅的规律,颜色愈深其价值愈高。所以,按顺序排列,紫色食品的营养价值仅次于黑色食品,高于绿色、红色、黄色、白色等各色食品。

2015-02-13

Diabetes Care:青春期过早与成年代谢性疾病相关

近日,来自芬兰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男、女性中,青春期开始过早与成年时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紊乱均具有相关性;促发青春期的机制亦可能参与了成人代谢性疾病形成。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于《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杂志上。 女性青春期开始时间过早与成年时肥胖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相关,但目前尚不清楚此种相关性是否独立于既往的儿童期生长事件,同时亦不清楚男性青春期与成人疾病的相关性。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