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atology:华人学者发现控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分子
2018年1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腺苷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器官,可与细胞表面的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发挥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腺苷受体有多重亚型,其中腺苷2A受体(A2AR)广泛分布于神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肥大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及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中发挥保护作用,避免发生内毒素以及缺血导致的组织损伤。但是A2AR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中的作用还不清楚。在
Nature:华人学者联手带来治疗耳聋的基因疗法
当32岁的贝多芬感受到听力衰退时,他在给兄弟的信中绝望地写下“正如秋叶凋零,我的生命也变得贫瘠”的字句。我们仍不知道贝多芬失聪的原因,但我们可以确认一点——耳聋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人生。▲哈佛大学医学院Zheng-Yi Chen教授与哈佛大学David R. Liu教授是本研究的共同负责人(图片来源:哈佛大学)今日,哈佛大学医学院Zheng-Yi Chen教授与哈佛大学David R. Liu教授等
《自然》年度十大人物揭晓,两名华人学者入选
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众人翘首以盼的2017十大人物名单正式揭晓,以表彰过去一年里对科学产生重大影响的十人。我们很高兴地看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潘建伟教授与Broad研究所的David Liu教授两名华人学者入选榜单。潘建伟教授在《自然》杂志的榜单中被誉为“量子之父”。今年7月,他的团队将地球上一个光子的量子态传送到了1400千米高空轨道卫星上的一个光子上,创造了一项纪录。9月,其
同日4篇Nature 华人学者又有了哪些新发现
在今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自然》上,有四篇论文来自华人学者们的研究。这些研究涉及了哪些新知呢?我们在今日一道来看下吧。1、Wei Lü博士课题组Cryo-EM structures of the TMEM16A calcium-activated chloride channel钙离子激活、非选择性的离子通道能感知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从而产生钠离子和/或钾离子流,使细胞去极化,调控钙离子的
我国学者发现高致病性肺炎克雷伯氏菌耐药机制
日前,从河南农业大学传来消息,该校杜向党教授团队对来源于人和动物的肺炎克雷氏菌进行了回溯性研究,找到了高致病性肺炎克雷伯氏菌的耐药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通讯的形式在线发表于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传染病》上。肺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其中重症肺炎对人的生命危害很大。对于肺炎的治疗,在抗生素出现之前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难免一死。抗生素出现后肺炎的致死率大大降低,但随着近年来抗生素的广
Science:华人学者将CRISPR改造成“录音笔” 记录特定细胞生理信号
说到CRISPR,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以CRISPR-Cas9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手段。没错,这一技术是CRISPR系统在当下最为火热的应用,也是基因疗法领域最富潜力的工具之一。但你要以为CRISPR只能用于基因编辑,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今日,顶尖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的一篇文章让我们重新审视CRISPR这套系统的应用潜力。来自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的华人学者
Cell Rep:“成熟”分子帮助青年大脑发育
2017年11月3日/生物谷BIOON/---当谈论到如何培养未成年人的时候,家长们或许有了一个新的“帮手”,来自耶鲁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了一类叫做laminin alpha 5分子或许有助于青少年大脑的成熟。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Cell Reports》杂志上。十年以来,耶鲁大学的研究者们一直想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大脑中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熟的?“直到进入青年时期,大脑神经元
我国学者领导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发表最新成果
日前从解放军307医院获悉,一项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再次印证:应用微移植治疗老年白血病,疗效明显高于传统移植和化疗。相关研究成果今年9月发表于美国权威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该研究观察了来自中国、美国、西班牙的185例老年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接受微移植后的疗效,结果显示这些患者白血病完全缓解率高达74.6%,2年总生存率达50.2%,严重感染和器官衰竭发生率分别仅为8%、2.2%,在不采
华人学者今日连发5篇Nature
最近,顶尖学术刊物的同一期杂志上经常出现华人学者的多篇文章。今年7月,《细胞》上就出现了6名华人学者同日发文的盛举;而在刚过去的9月,也有4篇来自于华人学者课题组的研究论文同日上线《自然》杂志。今天,《自然》再次同日在线发表5篇来自华人学者的研究,延续了近几个月来的良好势头。1、姜有星博士/白晓辰博士课题组Structure of mammalian endolysosomal TRPML1 ch
生物钟学者释疑熬夜:强迫夜猫子型早睡不利于其健康
“最新出炉的诺贝尔奖得主喊你不熬夜了!”2017年首个揭晓的诺贝尔奖被授予发现昼夜节律分子机制的三位科学家,也让昼夜节律——生物钟研究成了热门搜索关键词。“我并不同意这个观点,”10月3日,昼夜节律分子机制研究者、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珞颖向澎湃新闻解释,“至少我们的研究显示,早鸟型(早睡早起)和夜猫子型(晚睡晚起)人群的生物钟是有差异的,强迫夜猫子型人早起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为他在不应该醒的时候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