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雷皓等青少年网瘾致脑结构改变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雷皓研究员小组与上海交大仁济医院、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合作,利用磁共振成像方法研究了青少年网瘾患者脑结构的改变,相关结果被PLoS One杂志接收,并进行专文推介。 网瘾作为一种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疾病,正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和研究人员的重视。物质依赖、成瘾的形成与神经可塑性改变密切相关。
雷迪博士获FDA批准销售骨质疏松症药物伊班膦酸钠片
2012年5月3日,路透社,印度制药商雷迪博士(Dr Reddy Laboratories)获FDA批准销售伊班膦酸钠片(ibandronate sodium tablets),用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的治疗。该药是瑞士制药商罗氏(Roche)公司品牌药Boniva的仿制药。 印度另一家制药公司,Cipla公司已获FDA批准生产艾滋病药物奈韦拉平(nevirapine)。
JBC:雷蕾等发现rDNA活性影响克隆胚胎早期发育能力
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胚教研室科研人员最新研究发现,体细胞中rDNA(核糖体DNA)的活性与克隆胚胎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核仁活性和功能之间联系密切,这一发现为重编程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切入点。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生物化学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依赖足够的核糖体以维持蛋白质合成。
Cmaj:糖尿病患者使用替米沙坦和缬沙坦并发心血管疾病风险较低
一项大规模的回顾性研究显示,相比于厄贝沙坦,糖尿病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s) 替米沙坦(美压定,勃林格殷格翰)和缬沙坦时,发生大血管疾病的风险要明显降低。分析表明,使用替米沙坦(Telmisartan)和缬沙坦(Valsartan)可使心肌梗死、中风或心衰的住院风险分别降低15%和14%。
Mol Pharmacol:变构雷帕霉素可有效抑制实体瘤中的蛋白酶体
2013年7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Pharmacology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方法来调整细胞中蛋白质处理“机器”的活性,这或许可以对抵御癌症具有潜在的效应。
第一三共普拉格雷III期ACS研究取得积极数据
2013年7月15日讯 /生物谷BIOON/ --第一三共株式会社(Daiichi Sankyo)7月12日在第22届日本心血管疗法年会(CVIT 2013)上公布了在日本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开展的有关抗血小板普拉格雷盐酸盐(以下简称,普拉格雷,prasugrel)的III期临床研究(PRASFIT-Elective研究)的数据。
太景(TaiGen)抗生素奈诺沙星Taigexyn获台湾批准
TaiGen抗生素奈诺沙星Taigexyn获台湾批准,用于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的治疗。此前,FDA已授予该药QIDP资格和快速通道地位。
AAC:试验药物艾沙康唑或可有效抵御毛霉菌感染
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洛杉矶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试验药物,其可以有效抵御致死性的毛霉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