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失血过多时,雌性激素能救命

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研究人员们发现雌性激素或许能拯救失血达60%的受伤士兵和失血患者,这是一项突破性的发现。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外科研究中心的主任Irshan Chaudry花了十九年时间来做这个敏感性研究,最

2015-11-12

失血过多时,雌性激素能救命

Chaudry表示:“黄金处理时期是受伤后的一小时内。耽误的时间越长,影响越严重。”而处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士兵有命撑到战地医院。

2015-11-12

美将立法增加雌性实验动物和细胞比例

为了终结科学研究中对雄性动物的依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近日宣布将很快要求基金申请者平衡其准备研究的动物和细胞性别,或者解释清楚为何不这样做。

2015-03-26

PLoS Gene:揭示成年雌性动物卵巢中存在前体生殖细胞 仍可分化为卵细胞

2012年8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针对来自胚胎期的未成熟卵子(卵母细胞)起源的研究为科学界一直以来的争议提供了新的信息,由于女性生物钟的原因,卵母细胞的数量随着其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而且古代教条主义认为,哺乳动物在产后其卵母细胞并不能够自我更新。

2012-08-15

Sci Rep:在臭虫中鉴别出了14个和耐杀虫剂作用相关的基因

2013年3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肯塔基大学的研究者在臭虫的基因中鉴别出了和除虫菊酯抗性相关的14个分子标记物。在文章中,研究者将在洛杉矶地区发现的耐除虫菊酯的臭虫的基因,与别的地区的未产生抗性的臭虫的基因进行了对比,最终发现了14个和除虫菊酯抗性相关的基因标记物。

2013-03-16

Reprod:大熊猫交配有多难 雌性发情期只有1-3天

近日,《繁殖生物学》(Biology of Reproduction)杂志发表了美国史密森保护生物学研究所的一篇论文,首次揭示了雄性大熊猫的生殖能力的一些细节。 研究显示,在一年里,雄性大熊猫的繁殖有效期是六个月或更长,然而雌性大熊猫的发情期只有1~3天。雄性大熊猫为了能遇到恰在发情期的雌性大熊猫并且成功繁殖下一代,必须要行走很远的路程并且遇到很多困难的地带。

2012-11-18

Nature:家蚕的雌性化因子

Susumu Katsuma 及同事回答了让昆虫遗传学家困惑了80多年的一个问题:W染色体怎样决定家蚕(Bombyx mori)和很多其他鳞翅目的雌性特征?在这一系统中,雄性有两个Z性染色体,雌性有一个Z和一个W。

2014-05-29

Science:雌性更易乱性或为进化需要

最近《科学》杂志上刊登了来自英国东英吉利亚大学的一项科研研究,它指出,雌性不停的寻找不同的性伴侣竟是一种生物进化的必然性。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责怪男人比较花心,然而这项研究却直指另一极端,在自然的进化中,女性却更容易乱性,因为这是生物进化的必然性。 研究人员们发现动物界的雌性都有着淫乱的本性,常见的如黑猩猩、鸡、三文鱼、海胆,当然还有人类。

2011-12-15

PNAS:研究发现五羟色胺控制雌性动物性偏好

哪些分子可以控制性偏好这一基本行为决策?这是理解异性恋的必要基础。 2011年,饶毅实验室刘琰、蒋云爱等在《自然》发表文章,他们发现脑内的5-羟色胺(5-HT)控制雄鼠的性偏好行为:缺乏脑内5-HT的雄鼠丧失偏好、同等追求雌鼠和雄鼠,提示脑内神经递质5-HT是雄性哺乳动物脑中对其性偏好至关重要的分子。

2013-05-30

深度解析雌性特异致死转基因家蚕的建立和应用前景

在蚕桑业中,雄蚕选育一直是蚕种育种追求的目标,因为雄蚕的叶丝转化率和蚕丝的质量都较雌蚕高,经济价值显著高于雌蚕。最近,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所黄勇平研究员实验室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文章报道他们和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了雌性特异致死转基因家蚕的研究。雌性特异致死转基因家蚕的研制成功对于提高蚕桑业的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