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我国将主导研究近视眼发病机制的医学难题

生活中“眼镜族”无处不在,但遗憾的是近视眼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一项由我国科研团队主导、多国科研人员共同参与的近视眼大数据多中心研究项目日前启动,有望为我国乃至全球近视眼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模式提供参考借鉴。来自国际顶尖医学杂志《柳叶刀》的研究发现,近视眼发病率呈爆发性增长,提示环境因素在近视眼发病中起到主要作用。但对近视眼相关环境因素客观、准确定量的方法一直缺乏,导致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明。由我国中南大

2018-05-05

科学家破解神经科学研究难题!成功使迷你大脑长出血管

2018年4月15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组来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在神经类器官上长出毛细血管。在他们近日发表在《NeuroReport》上的文章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他们如何在类器官中长出血管,他们希望这项研究可以在将来某天帮助治疗脑损伤的病人。图片来源:NeuroReport (2018). DOI: 10.1097/WNR.0000000000001014类器官是一大团人

2018-04-15

蒋健委员:制定全国目录破解“药荒”难题

 “现在用于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药物熊去氧胆酸已经很难见到了,取而代之的是德国的药品优思弗,两者疗效相同,但前者20多元,后者却300元左右。”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副院长蒋健说。近年来,我国廉价药短缺现象时有发生。溴吡斯的明、他巴唑、诺氟沙星、地高辛片……不少疗效明显的廉价药逐渐消失,其中有的是救命药、罕见病用药,而有的廉价药虽然在市面上有同等疗效的新药代替,却价

2018-03-09

华盛顿大学:让血液、尿液样本无需冷藏运输 解决地区医疗难题

 在乡村或者偏远地区,一位医生很可能需要将患者的血液或者尿液样本送到数百公里以外的的医院去进行检测。为了保护这些样本的质量,在运输的过程中,需要对样本使用低温运输,但是这对当地的条件来说,可能就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来自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的研究人员通过开发一种新的低成本技术,在样品中围绕蛋白质生物标志物建立起保护

2018-03-08

新锐获A轮1600万欧元 突破多药耐药感染难题

小编推荐会议:新药研发“推新选优”项目路演活动新锐名称:ABAC Therapeutics公司坐标:巴塞罗那, 西班牙官方网站:http://www.abactherapeutics.com/融资情况:A轮1600万欧元管理团队: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lbert Palomer先生;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Domingo Gargallo-Viola先生抗生素研发新锐ABAC Therapeutics宣布

2018-03-01

美籍华人发明新型RNA纳米技术突破癌症治疗的世界难题

世界科学界权威媒体《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于2017年12月11日全球发布了美籍华人、世界RNA纳米技术发明人及奠基人、纳米生物领域杰出三大科学家之一、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郭培宣教授及其团队在癌症靶向治疗方面的重大发明:该科研团队利用RNA纳米技术设计RNA纳米颗粒并控制它们传导的方向,以产生能够在动物模型中成功靶向三种类型的癌症(前列腺癌、乳腺癌以及结肠

2018-02-02

天冬酰胺解决难题

2018年1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点:缺乏谷氨酰胺的细胞通过谷氨酰胺从头合成维持细胞增殖在缺少谷氨酰胺的情况下细胞增殖和蛋白合成需要天冬酰胺哺乳动物细胞不能对天冬酰胺进行分解代谢天冬酰胺酶能够抑制细胞在谷氨酰胺缺乏情况下的适应能力当哺乳动物细胞缺乏谷氨酰胺,细胞无法进行增殖甚至存活。细胞对谷氨酰胺的消耗随生长速率的变化而改变,大量证据表明一些类型的肿瘤会缺乏谷氨酰胺的供应,

2018-01-21

干细胞再生研究破解受孕难题

1月12日上午9点19分,随着一名男婴在南京鼓楼医院呱呱坠地,一项干细胞再生医学技术研究也取得突破性成果。婴儿的母亲方女士曾被确诊为卵巢功能衰竭导致不孕,34岁的她求子心切。辗转于全国各地多家医院各个科室后,方女士在2015年12月来到南京鼓楼医院,决定为生出自己的宝宝做“最后一搏“,这一次终于取得成功。南京鼓楼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孙海翔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当前针对不孕的常规治疗方法是雌孕激素

2018-01-14

两篇Science解决40年难题!终于鉴定出具有微管蛋白去酪氨酸化活性的酶!

图片来自荷兰癌症研究所。2017年11月18日/生物谷BIOON/---可逆的α-微管蛋白去酪氨酸化在微管动态变化、微管功能和缺陷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微管缺陷与癌症、大脑功能障碍和心肌病相关联。科学家们几十年来一直在寻找将酪氨酸从细胞骨架的一个重要部分切割下来的酶,即微管蛋白酪氨酸羧肽酶(tyrosine carboxypeptidase, TCP)。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荷兰癌症研究所

2017-11-18

科学家破解癌细胞容易突变的生物学难题

 癌细胞为啥生存力强?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它的多变。无论我们使用化疗、靶向疗法、还是免疫疗法,肿瘤缩小可能都只是临时的。一旦癌细胞了解了医生们的套路,就会见招拆招,产生新的耐药突变,然后卷土重来。针对这一现象,许多科学家都在试图研发新药,为人类带来更多的抗癌武器,以图一举将癌细胞彻底歼灭。然而,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Vadim Backman教授却心

2017-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