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B:仅染色体的数量就可以控制物种隔离

动物的物种起源常常与地理障碍有关,比如山水等地理分布隔开了物种,也造成了生殖隔离。日前,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仅染色体的数量就可以控制物种隔离,相关论文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

2012-11-18

Science:社会隔离损害了大脑的“绝缘性”

对年幼小鼠的新的研究表明,社会性隔离,即一个被剥夺的环境,会影响大脑绝缘细胞的发育。Manabu Makinodan及其同事说,事实上,看来有一个独特的时期,在该时期中社会经验可促成这些细胞的适当的成熟。这些发现为一个不断增加的人类研究增添了内容,这些研究显示,孩提时期的疏忽可导致成年时不正常的认知和社会行为——它们还可能揭示这些亏损是否能够被逆转。

2012-11-18

ADI 新数字隔离器封装确保医疗和工业应用安全

p{text-indent: 2em;} 北京2011年10月26日电 /美通社亚洲/ -- Analog Devices, Inc. (ADI),全球领先的高性能信号处理解决方案供应商,最近推出首个针对数字隔离器的封装技术,可实现全球工业标准中最低8 mm 的爬电距离要求,确保高压医疗和工业应用中的安全运行。

2011-10-26

Cell:樊圃等揭示生殖隔离的分子机制

2013年7月3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学位研究生樊圃为第一作者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细胞》(Cell)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论文,揭示了黑腹果蝇识别其它物种果蝇的生物学机制,鉴定出参与该行为的感觉受体、化学分子和相关神经回路。樊圃等的论文题为“抑制黑腹果蝇与其他种属交配的遗传和神经机制”,同期《细胞》还发表了耶鲁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John Carlson对该文的评论。

2013-07-30

NRR:青少年社会隔离是诱发神经发育认知障碍的“关键期”

啮齿类动物的社会隔离饲养已被证实能诱发成年动物的认知和行为功能障碍,因此常用于建立拟精神分裂症的动物模型。 但已有的研究工作所采用的社会隔离是从出生后21d至成年,应激持续时间较长,经历了幼年-成年早期-成年阶段,从而无法确定早期应激诱发认知障碍的“关键期”。而此关键期的确定对于进一步研究精神疾病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随后的脑区内药物注射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013-05-23

PNAS:柏科植物随联合古陆的分离而发生隔离分化

5月1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兰州大学分子生态所(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生命科学学院)刘建全教授课题组及其国际合作团队的分子生物地理学和进化研究新成果:柏科植物随联合古陆的分离而发生隔离分化。第一作者和通讯联系人的第一单位均为兰州大学,是以兰州大学为主导、发表在该著名综合杂志上的第一篇论文。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