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柏科植物随联合古陆的分离而发生隔离分化
5月1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兰州大学分子生态所(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生命科学学院)刘建全教授课题组及其国际合作团队的分子生物地理学和进化研究新成果:柏科植物随联合古陆的分离而发生隔离分化。第一作者和通讯联系人的第一单位均为兰州大学,是以兰州大学为主导、发表在该著名综合杂志上的第一篇论文。
Cell:樊圃等揭示生殖隔离的分子机制
2013年7月3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学位研究生樊圃为第一作者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细胞》(Cell)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论文,揭示了黑腹果蝇识别其它物种果蝇的生物学机制,鉴定出参与该行为的感觉受体、化学分子和相关神经回路。樊圃等的论文题为“抑制黑腹果蝇与其他种属交配的遗传和神经机制”,同期《细胞》还发表了耶鲁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John Carlson对该文的评论。
NRR:青少年社会隔离是诱发神经发育认知障碍的“关键期”
啮齿类动物的社会隔离饲养已被证实能诱发成年动物的认知和行为功能障碍,因此常用于建立拟精神分裂症的动物模型。 但已有的研究工作所采用的社会隔离是从出生后21d至成年,应激持续时间较长,经历了幼年-成年早期-成年阶段,从而无法确定早期应激诱发认知障碍的“关键期”。而此关键期的确定对于进一步研究精神疾病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随后的脑区内药物注射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Nat Immunol:理解杀伤性T细胞识别神经纤维隔离体或有助于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
2013年1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被误导的杀伤性T细胞或许是多发性硬化病人大脑和脊柱持续性组织损伤发病所缺失的环节。细胞毒性T细胞俗称为CD8+ T细胞,其是机体中抵御疾病的一种白细胞。 多发性硬化的主要特征为炎性损害可以破坏炎性部位周围的神经纤维,而且可以破坏轴突,受影响的神经便不会再有效传输信号了。
Zool Scrip:朱朝东等在两个跳虫种团分化和南北地理隔离研究中获进展
秦岭-大别山山脉-淮河主体东西走向。它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东部的南北地理分界线,也是气候、农业、人文分界线或自然过渡带。中国东部人类活动交流频繁,且地势差异尤其在东部平原区相对有限。学界认为这条南北分界线
连接”被隔离“的医学大数据
有人认为,大数据将有助于提高医疗保健行业的效率,促进在该行业推行问责制。然而到目前为止,其他行业在这方面要成功得多:通过对多种数据源进行大规模的整合和分析,获得了实用价值。那些成功行业弄明白了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