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FDA授予VT-1129治疗球菌性脑膜炎孤儿药资格

美国FDA授予Viamet制药VT-1129孤儿药资格,这款药物是一种强效选择性口服抗真菌药,用于隐球菌性脑膜炎,一种大脑与脊髓粘膜危及生命的侵袭性真菌感染。该公司打算2015年上半年向FDA提交VT-1129的试验性新药(IND)申请。

2014-09-18

澳大利亚研究者完成对珊瑚的基因组测序

2011年7月8日,澳大利亚研究者已经完成了对鹿角珊瑚 Acropora millepora 的基因组测序工作,他们说,这标志着动物基因组项目将在这个国家首次全面开展起来。 这个测序项目由澳大利亚基因组研究所和ARC中心的珊瑚礁研究团队共同开展完成。ARC研究团队包括来自詹姆斯库克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莫纳什大学,沃尔特和伊丽莎豪研究所和昆士兰大学的科学家们。

2011-08-10

PLoS Pathog:阿托伐他汀和唑来膦酸联合使用或可有效抑制寄生的感染

2013年10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乔治亚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将两种用于治疗高胆固醇和骨质疏松症的药物进行结合,就可以用于治疗弓形体病,弓形体病是一种由鼠弓形虫引发的寄生虫病。 鼠弓形虫是一种几乎可以感染所有温血动物的寄生虫,其对于未出生的胎儿以及免疫力低下者非常有害。

2013-10-20

Mol Cell Proteomics:四膜蛋白质磷酸化修饰特征研究获进展

在真核和原核细胞中,为了迅速感知并应对细胞内外环境变化,细胞通常借助可逆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来进行信号传导和对蛋白质功能、亚细胞定位等的调节。

2013-11-15

AAC:开发出可有效抑制美洲锥病的新型候选药物

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加拿大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系列新型的化合物,其可以帮助消除被忽视的热带疾病,热带疾病往往由于其特殊的慢性形式而难以被根除。

2014-01-02

Nat Commun:抵御非洲锥病的新型靶点

2014年11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奥胡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研究抵御非洲锥虫病上迈出了巨大的一步,非洲锥虫病是非洲部分地区的一种主要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非洲锥虫病影响着大约6000万人的健

2014-11-26

Nature:团队揭示昏睡病寄生破坏免疫系统的三大步骤

2013年8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一队由来自欧洲各地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发现昏睡病寄生虫克服了人类免疫系统的机制。 他们的论文发表在Nature杂志上,描述了这种寄生虫“打败”免疫系统反应的三个步骤过程。 他们还报告说,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突变型蛋白能扰乱上述过程,使免疫系统摧毁入侵者。 昏睡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仅在2012年,就有7197个新病例报告。

2013-08-24

PLoS ONE:猫身上弓浆或可引发主人精神分裂症

据报道,捷克科学家近日指出,精神分裂症可能与一种叫做弓浆虫的寄生虫有很大的关系。弓浆虫是一种人畜共有的寄生虫,存在于猫的粪便中,目前全世界有一半左右的人口已经感染了弓浆虫。这种寄生虫以猫为最终宿主,所以差不多有10%的猫带有弓浆虫病,而人、猪、牛、羊、狗、鸟和鼠类等都是弓浆虫的中间宿主。

2012-11-18

PLoS Biol:缪炜等揭示四膜交配型决定分子机制

3月26日,《PLoS Biology》以封面文章发表了题为“Selecting One of Several Mating Types through Gene Segment Joining and Deletion in Tetrahymena thermophila”的研究论文(http://www.plosbiology.org/)...

2013-03-29

PNAS:揭示花色素可引发炎性疾病的分子机制

科学家们都知道切断机体的昼夜节律可以负向影响机体的化学作用,实际上,被夜班打乱作息周期的工人们更易于患慢性炎症疾病,比如糖尿病、肥胖甚至癌症。 近日,来自索尔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联系昼夜节律紊乱和增加的炎症效应的分子,缺失了生物钟组分隐花色素(CRY)可以导致信号系统的激活,进而增加机体炎症分子的水平。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近日的国际杂志PNAS上。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