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首批23家院士工作站建立
为吸引院士及团队围绕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创新、研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通过产学研合作,推进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充分发挥科技对贵州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近日,贵州省科技厅联合贵州省委组织部、省科协批准成立了“贵州省林泉航天电机有限公司电机与电器院士工作站”等首批23家院士工作站,并下达1150万元对首批院士工作站建站单位给予资助。
我国首个干细胞产业化基地院士工作站启动
12月16日,国内首个干细胞生命科技产业化基地院士工作站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启动,“中国干细胞之父”吴祖泽院士等四名国内干细胞研究领域顶级专家入站。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作为21世纪战略新兴产业,已形成国际性的科技竞争和产业化竞争。2008年,内蒙古将干细胞科技应用研究列入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将建设国内领先、与国际接轨的干细胞产、学、研综合开发基地作为一项战略举措。
著名土壤学家、环境工程与生态学家孙铁珩院士逝世
孙铁珩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原所长、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沈阳大学原校长,辽宁省科协副主席,沈阳市科协主席,著名土壤学家、环境工程与生态学家孙铁珩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7月2日16时55分在上海逝世,享年75岁。
著名土壤学家孙铁珩院士逝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原所长、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沈阳大学原校长,辽宁省科协副主席,沈阳市科协主席,著名土壤学家、环境工程与生态学家孙铁珩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13年7月2日16时55分在上海逝世,享年75岁。 孙铁珩,1938年3月22日生于辽宁海城。1963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同年到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工作。1981—1983年赴日本东京大学留学。
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
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工作已经结束,各学部经过候选人材料审阅、专业组评审、全学部评审和投票等程序(医药卫生学部采用通信评审、工程管理学部候选人在相关专业背景学部评审),从560位有效候选人中产生了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173位,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的规定,现予以公布,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投诉受理截止日期为7月31日,匿名投诉原则上不予受理。
水稻国家工程实验室在福州揭牌 两院士领衔
为进一步保障中国水稻持续增产,维护中国国家粮食安全,12月24日,一个水稻国家工程实验室(福州)在福州揭牌。水稻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中国60%以上人口以水稻为主食,长江流域水稻播种面积占中国总面积64%。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颜龙安领衔的水稻国家工程实验室,由江西、福建两省农科院共同建设,总投资3906万元人民币,建设期限3年。
第八届大北农科技奖揭晓 谢华安院士等获奖
王振义陈竺院士的原创血癌特效药之殇
师徒两代,三位院士。左起分别为:陈竺、王振义、陈赛娟。 3月8日的科技日报上,两篇文章聚焦了同一名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 3月6日,纽约,他和中科院院士陈竺及其团队,因创造性地使用全反式维甲酸和砒霜治疗白血病的标准疗法,摘得第七届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
吴以岭院士等为防治心脑血管病辟新径
近日,由以岭医药研究院为第一承担单位,吴以岭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973计划“基于微血管病变性疾病的营卫‘由络以通、交会生化’研究”在北京正式启动,该项目联合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复旦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等9家科研院所共同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及部分院士等有关专家学者共同论证了项目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