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 Cell:朱健康院士团队揭示植物维持生长和应激应答平衡的关键机制
2018年1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点:TOR激酶对ABA受体PYL上一个保守的丝氨酸位点进行磷酸化PYL的磷酸化能够消除PYL的活性从而抑制应激应答反应应激条件和ABA都能激活SnRK2促进Raptor发生磷酸化从而抑制TOR活性TOR和ABA两条信号途径能够平衡植物生长和对应激的应答植物作为无法自由移动的固着生物,必须对环境的变化产生合理的适应。环境的变化会触发植物产生不同
锁定抗体行业标杆——对话Abcam张珏女士及陈晖博士
编者按:生物谷之前报道过《Nature》曾指出由于有些非特异的和不可靠的抗体存在,全球用于蛋白识别的大约50%的科研经费被白白浪费了,可见抗体品质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生物谷日前就此采访了全球科研试剂领导者Abcam中国区总经理张珏女士及Abcam战略合作负责人陈晖博士。 生物谷:两位好!非常高兴两位能接受我们的
裴钢院士:中国将干细胞的前景看作是国家建设现代化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
早前,我国政府批准了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在规划中科技创新成为优先发展的重中之重。规划中提出2020年将研究经费支出提升至GDP的2.5%,而在十二五规划中研究经费支出比值不到2.2%。在这些科研创新型研究中,干细胞研究也成为焦点话题。《“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在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中指出开展胚胎干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等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规模化培养等基础与临床研究
医药卫生学部7人入选2017中国工程院院士
11月27日,中国工程院公布2017年院士增选最终候选人名单。医药卫生学部7人入围,分别是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董家鸿、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李兆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马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田志刚、兰州大学王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张英泽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每两年进行一次增选。中国工程院
2017院士峰会分会二——精准医疗的大发展时代 邀请函
邀请函各相关单位:兹定于2017年11月30日(周四)下午13:30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陆家嘴东园路18号)二楼滨江厅举办2017年上海院士专家峰会生物医药分会。本次活动由中科院上海分院和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共同发起,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和中科院院士上海浦东活动中心主办,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产业行业协会承办,上海浦东转化医学联盟和上海细胞免疫治疗技术联盟协办。分会场以“精准医疗的大发展时代”为
2017年中科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 含2名诺奖获得者
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今天揭晓,共有61人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1人,化学部9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3人,地学部10人,信息技术科学部6人,技术科学部12人。在新当选的6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男性58人,女性3人。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为54.1岁,最小年龄46岁,最大年龄67岁,60岁(含)以下的占91.8%。为优化院士队伍学科结构,在2017年增选工作中,中科院进
第五届上海院士专家峰会——分会"精准医疗的大发展时代"
邀 请 函兹定于2017年11月30日(周四)下午13:30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滨江厅举办2017年上海院士专家峰会生物医药分会。本次活动由中科院上海分院和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共同发起,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和中科院院士上海浦东活动中心主办,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产业行业协会承办,上海浦东转化医学联盟和上海细胞免疫治疗技术联盟协办。分会场以“精准医疗的大发展时代”为主题,邀行业院士、专家和企业家,立
施一公院士说的可变剪接咋分析?烈冰自主研发的可变剪接算法 ASD和CASH来帮你!
最近,剪接体可是着实火了一把。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施一公院士。施一公何许人也,相信也不用多做介绍。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院院长、杰出的结构生物学家,更是一位有情怀有理想有态度的大师级学者。2017年9月9日,施一公教授荣获“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评语中写道,该奖项旨在“表彰他在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体这一关键复合物的结构,揭示活性部位及分子层面机理的重大贡献”,可谓实至
邓子新、武维华院士等获第十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
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武维华在清华大学荣获第十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的成就奖,同时该奖还出炉了临床医学奖、产业化奖和创新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由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每年评选一次,奖励为从事生命科学事业并作出成就的科学家、取得创新研究成果的青年学者及对生命科学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有突出贡献的人士。该奖是为了纪念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谈家桢教授而设。这位中国现代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生前
同济大学陈义汉院士破解心脏病学难题的逐梦之旅
人的一生可以悠然漫长,数十载寒暑易节倏忽而往;人的一生也可以在转瞬之间命若游丝,短促到分秒必争。与死神赛跑的博弈,正是医院的“生死场”中每天都在上演的人间悲喜剧。陈义汉教授至今难忘做实习生时的一段经历。他曾遇到一位处于休克昏迷的患者,生死只在一线之间。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阅读有限的临床化验单,进而凭借缜密的逻辑推理,他迅速做出诊断——夹层动脉瘤破裂、急性心包填塞。及时而准确的诊断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