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search:裴端卿、赖良学等人利用TALENs基因敲除技术成功培育免疫缺陷性家兔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赖良学博士和裴端卿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将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TALENs)技术应用于兔基因敲除研究,建立了兔基因打靶的高效平台。并利用该技术平台成功地将负责T细胞和B细胞重排的重组激活基因(RAG)敲除,建立了世界首例免疫缺陷家兔疾病模型,该成果于7月9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Cell Research上。
卫生部部长陈竺:中国人慢性病正“井喷”
“2010年世界银行发表的一份报告中,中国慢性病(慢病)病例数的预测结果令人担忧,但这个报告中预测的数字,实际上已远远落后于中国慢病‘井喷’的数字了。” 卫生部部长、中科院院士陈竺在日前举行的“2011中国慢性病防控论坛暨中国健康促进联盟成立大会”上,用“井喷”向与会者描述中国慢病防控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JACS:蒋华良等ErbB4激活机制研究获进展
作为最晚被发现的EGFR家族成员,ErbB4在生理以及病理上都有着独特之处,是重要癌症药物靶标,亦与精神分裂症相关。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华良和副研究员阳怀宇带领研究生杜芸利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对ErbB4胞外区的配体激活机制进行了细致的探究。
Fun Gene Bio:杨祝良等羊肚菌物种多样性与起源演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在Fungal Genetics and Biology在线刊登了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Multigene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reveals true morels (Morchella) are especially species-rich in China,”,文章中...
杜福良博士希望生产出人重组第八凝血因子
我国生物反应器制药的研发获得重大突破,兰诺生物技术无锡有限公司成功将人类重组第八凝血因子的基因转入家兔基因组,获得高效整合的转基因兔。兰诺生物的动物试验中心,在舒适恒温兔笼中,生活着6只活泼可爱的新西兰白兔,它们不是一般普通兔子,这群特殊的转基因兔的乳汁中将大量分泌表达人源性第八凝血因子,用于治疗甲型血友病患者的出血不止。
Carcinogenesis:陈雁等发现一个新的结肠癌抑癌基因
近日,国际肿瘤领域知名杂志Carcinogenesis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陈雁研究组的最新研究进展,揭示了PAQR3是结肠癌发生过程中的一个新的抑癌基因。 陈雁研究组长期致力于PAQR3即RKTG的研究,发现PAQR3能通过在空间上调控细胞内关键信号通路,影响多种细胞功能,但是关于PAQR3是否在结肠癌中发挥作用还不清楚。
PLoS ONE:祝良等牛肝菌物种多样性与起源演化研究获进展
牛肝菌 牛肝菌是国内外著名的野生食用菌,该类真菌与多种树木形成共生菌根关系,它们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该类真菌备受国内外同行关注,其中Dentinger et al.(2010)发现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及其近缘种是个单系,共包括4属20种,它们是在气候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在早第三纪的晚始新世(42-54 Mya)在古热带起源的。
NCB & PNAS:何川、蒋华良等表观遗传分子机制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蒋华良课题组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何川课题组合作,针对胸腺嘧啶DNA糖苷化酶及细菌转录因子AgrA在表观遗传与转录调控中的作用开展研究,取得了良好进展。研究论文分别于2012年2月及2012年5月在线发表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和PNAS上。
PLoS One:曾锦章等解析雷公藤分子作用机制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LoS One在线刊登了厦门大学药学院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Antagonist Effect of Triptolide on AKT Activation by Truncated Retinoid X Receptor-alpha,”,文章中,研究者从传统中草药雷公藤分离出活性成分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
陈亮:中国生物制药业将在国际占一席之地
【生物谷|BIOONNEWS 编者按】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制药在制药业的地位日益重要。我国生物制药企业普遍产业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等问题。一次性生物工程技术相对于传统的不锈钢制药装备,具有更省时,占地小,减少污染,与法规兼容等优势,已经在生物制药行业越来越普及。 上海百迈博制药公司的副总经理陈亮,他主管产品的研发,产程优化及技术转移,并同时兼管国际CMO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