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竺 张茅:取消“以药补医”机制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随着医改的顺利推进和成效的初步显现,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成为“十二五”深化医改的重要任务。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推进医药分开,是确保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进一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环节。 一、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取消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以药补医”机制是我国公立医疗机构以药品加成政策为基础而形成的一项经济补偿机制。

2012-05-02

啸宏副主任会见墨西哥农业、畜牧业、乡村发展、渔业及食品部副部长

  2013年6月13日上午,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陈啸宏会见了来访的墨西哥农业、畜牧业、乡村发展、渔业及食品部副部长卡斯蒂约一行,双方就食品安全标准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陈啸宏表示,最近中墨两国政府宣布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将推动两国包括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2013-06-18

CCR:佺等结肠癌肿瘤研究获进展

近日,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佺教授课题组在结肠癌肿瘤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研究成果被临床肿瘤期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杂志接收。生命科学学院陈佺教授为通讯作者,博士生饶冠华为第一作者,本研究由南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合作完成。 目前,癌症依旧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其中结直肠癌是我国位居第四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2013-07-30

卫生部部长竺:中国人慢性病正“井喷”

“2010年世界银行发表的一份报告中,中国慢性病(慢病)病例数的预测结果令人担忧,但这个报告中预测的数字,实际上已远远落后于中国慢病‘井喷’的数字了。” 卫生部部长、中科院院士陈竺在日前举行的“2011中国慢性病防控论坛暨中国健康促进联盟成立大会”上,用“井喷”向与会者描述中国慢病防控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2012-11-19

Carcinogenesis:雁等发现一个新的结肠癌抑癌基因

近日,国际肿瘤领域知名杂志Carcinogenesis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陈雁研究组的最新研究进展,揭示了PAQR3是结肠癌发生过程中的一个新的抑癌基因。 陈雁研究组长期致力于PAQR3即RKTG的研究,发现PAQR3能通过在空间上调控细胞内关键信号通路,影响多种细胞功能,但是关于PAQR3是否在结肠癌中发挥作用还不清楚。

2012-11-18

亮:中国生物制药业将在国际占一席之地

【生物谷|BIOONNEWS 编者按】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制药在制药业的地位日益重要。我国生物制药企业普遍产业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等问题。一次性生物工程技术相对于传统的不锈钢制药装备,具有更省时,占地小,减少污染,与法规兼容等优势,已经在生物制药行业越来越普及。 上海百迈博制药公司的副总经理陈亮,他主管产品的研发,产程优化及技术转移,并同时兼管国际CMO的技术支持。

2012-02-02

竺院士获抗击慢阻肺荣誉成就奖

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国际联盟第二届世界大会于11月6日在上海召开。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全球抗击慢性呼吸疾病联盟向我国卫生部部长陈竺院士颁发荣誉成就奖,以嘉奖他为改善中国COPD患者的生活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COPD国际联盟联席主席之一、我国著名呼吸内科专家钟南山院士在会上报告说,COPD的早期诊治一直是医学界难以攻克的问题。

2012-11-19

AJP:策实等乳腺癌Hippo信号通路研究获进展

雌激素受体ER阴性乳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比较高的乳腺癌类型,关于此类乳腺癌的信号通路研究一直是癌症研究领域长期未曾透彻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大量文章证实Hippo信号通路与乳腺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有着重要关系。

2012-11-18

PNAS:永龙等发现转录因子hhex决定腹部胰腺前体细胞形成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永龙研究组与香港中文大学赵晖研究组合作,借助通过基因芯片筛选获得的首个腹部胰腺前体细胞特异表达的标记基因vpp1,在非洲爪蛙胚胎中发现转录因子hhex决定腹部胰腺前体细胞的形成。

2012-11-18

竺院士荣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国际联盟颁发的荣誉成就奖

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院士荣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国际联盟颁发的荣誉成就奖 生物谷Bioon.com 上海讯 11月6日,由世界卫生组织(WHO)领导的全球呼吸疾病联盟(GARD)下辖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国际联盟(ICC),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院士颁发荣誉成就奖,以表彰陈竺院士及其领导下的中国卫生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防治工作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201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