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ancet Onco:全球六分之一癌症由可防治感染引起
近日,新一期英国学术刊物《柳叶刀—肿瘤》The Lancet Oncology 刊登报告说,一项调查显示全球癌症病例中约六分之一由可预防或治疗的感染引起,这凸显了通过防治感染来减少癌症发病率的重要性。 这份报告由位于法国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完成,该机构调查了2008年全球184个国家的27种癌症的数据。当年总计有1270万个新发癌症病例,分析显示,其中约200万个病例是由可预防或治疗的感染引起的。
:苔藓中的染料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
一种来源于苔藓的红色染料,几百年来一直用于染色布料与食品,能减少阿尔茨海默病中小毒性蛋白聚集丰度。这种称为地衣红的染料,是一种与O4相关的化合物,能与小淀粉状蛋白聚集物优先结合,小淀粉状蛋白聚集物被认为是有毒的,可引起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机能障碍和记忆损伤。 O4与小聚集物结合促使它们转变成大的成熟块,这些大成熟块被研究人员认为对神经元细胞大都无毒。
江西首个生物防治重点实验室落户赣州高校
江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重点实验室近日在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成立。该实验室是江西首个生物防治重点实验室,旨在搭建江西重大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和生物防治技术研究的科技创新平台,解决生态安全和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中重大问题。 据介绍,该实验室坚持边组建、边运行的原则,突出重点和特色,推进产学研结合,增强研究开发和创新能力。
陈竺:艾滋病防治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消除歧视
权威访谈 全面预防、积极治疗、消除歧视 ——卫生部部长陈竺谈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 1981年世界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例至今,在短短30年间,艾滋病已肆虐全球,夺去2500多万人的生命,摧毁了千百万幸福家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社会负担。 世界各国与艾滋病这一共同敌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持久战。在第24个艾滋病日到来之际,卫生部部长陈竺就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科技力量防治艾滋病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实现‘零’战略目标——零新发感染、零歧视和零死亡”,我国艾滋病日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全面预防、积极治疗、消除歧视”。 30年前,艾滋病刚刚出现的时候,人们因为对其一无所知而感到无助和恐慌,但科学研究使得我们在今天拥有了不少能够与艾滋病抗争的武器,比如在科技较为发达的欧洲,针对艾滋病的研究成果正在不断涌现。
卫生部2012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艾滋病防治项目中标公告
一、采购项目名称:卫生部2012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艾滋病防治项目 二、采购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招标采购代理机构:中招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皂君庙14号院9号楼518室 邮政编码:100081 电 话:010-62108297、62108178 传 真:010
卫生部提前部署手足口病防治工作
近日,卫生部要求各地提前部署明年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抓好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防治工作,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儿童身体健康。 10月份以来,我国部分省份手足口病疫情大幅回升,报告病例数、重症数和死亡数较去年同期显著升高,手足口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
为进一步做好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有效遏制结核病的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我国结核病疫情与防治工作现状,制定本规划。 一、防治现状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被列为我国重大传染病之一。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相继实施了3个全国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